网站导航
金融频道 >专家访谈
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中国绿色金融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2016-09-06 13:08
21世纪经济

“我认为中国的绿色金融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性的增长,包括我行在内的各家金融机构都将由此迎来重要战略性机遇。” 9月6日上午,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在“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上表示。

陶以平认为,一方面,中国政府对于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之大,前所未有。在理念上,国家已把“绿色发展”写入“十三五规划”,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并推动G20峰会在发展绿色金融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在实践中,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面推动传统产业向低耗、环保方向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促进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

另一方面,绿色发展需要巨大的金融资源投入,金融业大有可为。比如,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开展的“绿化中国金融体系”研究,从2015年到2020年,我国绿色发展的投资需求约为每年2.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的出资比例只占10%到15%,绿色发展融资需求缺口巨大,金融业担负着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事业的重任。此外,绿色产业的整合、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也需要金融机构贡献智力资源。这是我国绿色金融大发展的基础。

陶以平表示,兴业银行是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先行者和重要参与者,从2006年开始,在绿色金融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期间,兴业银行运用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共计为6400多家企业客户累计提供绿色融资超过9000亿元,目前绿色融资余额超过4300亿元,在本行企业融资余额中的占比已超过14%,而且这块资产的不良率也低于行业和本行不良资产平均水平。另据测算,我行绿色金融支持的项目可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2629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7383万吨。

陶以平认为,兴业银行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因素。

第一,顺应大势。过去十年,中国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绿色信贷、绿色金融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和规章,有力促进了绿色金融事业由小到大,蓬勃发展。截至2015年末,我国绿色信贷已经超过8万亿元;绿色债券市场已经是全球最大,今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量约占全球30%;碳交易试点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交易规模以指数级不断扩大,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设指日可待。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对此,陶以平表示:“我们相信,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

第二,不懈创新。过去十年,兴业银行创造了国内绿色金融领域的多项第一。比如,开展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和碳资产质押贷款,首个上线基于银行系统的碳交易代理开户系统,首发低碳信用卡,首发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绿色金融债等。

第三,开放合作。兴业银行进入绿色金融市场,起因在于同IFC合作开展能效项目融资业务。因此,从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以来,兴业银行就非常重视开放交流与合作。

陶以平透露,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实现“两个不低于”、“两个一万”,即整个集团绿色金融业务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全集团业务平均增速,增长量不低于上年增长量;到2020年,集团的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突破1万亿元,绿色金融企业客户突破1万户。同时,提供多样化的“融智”服务,努力成为全球一流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提供商。

返回顶部
手机站 海峡网
m.hx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