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建新闻
“双碳”视阈下促进福建“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策论
福建日报
2022-05-04 09:51

“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千百年来,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所有生活观念和价值理想都凝聚在“福”文化中。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福”文化的思想内涵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并且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迸发出勃勃生机和新的活力,从而日益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福建有着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资源,发展“福”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产业基础。在当前我国着力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福”文化产业凭借其绿色生态、融合度高、可持续性强等特点,具有天然的“低碳”优势,对于优化福建产业结构、增强文化贸易优势、提升居民幸福感、建设新福建有着重要意义。

“双碳”战略目标赋能“福”文化产业新价值

作为一个行业分支独立经营,“福”文化产业“低碳化”是指运用“双碳”思维方式将传统“福”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传统产业生产经营模式。可见,在“双碳”目标下,“福”文化产业被赋予新的内涵价值。一方面,秉承“资源最大化利用”原则,发展“福”文化产业应减少资源耗费,向环境友好型发展;努力践行“文化生态”理念,充实当代文化产业的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双碳”战略目标下的“福”文化产业应注重创意设计,结合所在地的历史文化环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有效转化,给予广大民众更多的科技体验感,充分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诉求,实现文化传承保护的使命。总体而言,在“双碳”战略目标下,要实现“福”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要契合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要求。只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福”文化产业才是对“双碳”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同时也能避免重复性规划开发引起的资源浪费和文化消费市场耗损,从而丰富和优化“福”文化产品结构。

“双碳”背景下“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机遇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数字融合技术日益成熟,文化消费需求呈现数字化趋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如何减轻文化产品贸易对物流的依赖,强化“福”文化数字消费的沉浸体验,成为时下“福”文化产业必须直面的新课题。近几年,大批数字内容供给和技术装备研发平台的逆势涌现,提供了类似智慧创意、数字文博体验或者VR文化等多元化消费体验,使得数字文化产业应用场景日渐增多。因此,依托数字技术,充分释放福建特色优秀文化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激发福建文化市场活力,创新产品服务内容与表现形式,进一步完善“福”文化产品流通模式,进而优化文化产品结构,增强“福”文化产业的区域竞争力。

依托文化产业“新基建”契机,有助于打造“‘福文化’+新业态”。要实现“双碳”目标,就应降低各个行业碳排放,首先是建筑业。作为资源消耗型的行业,建筑业除了被动降低新建筑物总量外,优化基础设施也是其减排路径之一。“福”文化产业低碳化,本身就是要求降低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依赖度,要求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向网络技术新基建,从而减少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前新基建中的5G、人工智能等技术设施体系的建设,可以为“福”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共性技术支持,包括实现众多历史文化的场景重现、“福”文化产品数字常态化,进而实现“福”文化产业的“新基建”,有助于引导文化消费需求朝低碳方向发展。

推进传统“福”文化产品转型,实现“福”文化产品提质。当前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场虽然旺盛,但竞争也很激烈。“福”文化只有创造性地融入到现代产业体系中,才能为众多民众所感知乃至接受。近年来,在文化市场上出现的诸多“福”文化的“网红打卡点”,虽然会掀起一段时间的行业热潮,但大多数从业者只关注经济利益,无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秉承“拿来主义”原则,缺乏工匠意蕴,最终在文化市场上铩羽而归。另一方面,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福”文化产品,大多属于同质化产品,而忽视了“福”文化本身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元素,导致众多“福”文化产品附加值低,既妨碍经济效益的实现,也影响其文化效益及生态效益,更不利于“福”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大力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迫切要求“福”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秉承生态制造原则,提升“福”文化产品的品位和品质,实现高质量发展。

“双碳”目标助力“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持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要实现“福”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应秉承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有效地改造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实现“福”文化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也可充分发挥“福”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

借助数字科技,推进“福”文化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着力推进数字“福”文化产业,促进“福”文化产业的数字转型;另一方面,着力推进“福”文化与相关行业的有效融合,实现“‘福文化’产业+”的行业生态,推动“福”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将福建丰富的“福”文化资源数字化,提高民众对“福”文化内容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比如可依托福建闽南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茶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培育云旅游、云直播、云演艺,将资源云化,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营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同时实现供需精准对接,节约生产,提高产品使用率,以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实现减碳和降碳。其次,借助科技平台作用,推动“福”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数字科技融入到“福”文化产业链条中,涵盖“福”文化创作、产品生产、营销乃至消费等环节,实现链条的无缝对接。要积极联通创意设计与实体经济、现代生产生活、日常消费需求,在生产实践中提升产品创意设计水准。第三,推进“福”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丰富不同行业的文化内涵,拓宽行业外延,提升行业的文化适用性。同时着力延伸“福”文化产业链条,创新“福”文化的新兴业态,促进福建“福”文化产业体量和规模的扩大。

充分挖掘福建“福”文化资源,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实现“福”文化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应秉承自然生态优化利用原则,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充分发挥闽南文化、红色文化、朱子文化及海洋文化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降低旅游业耗能。因此,应创新“福”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注重文旅产业链条的有效整合,拓宽其发展路径,兼顾商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化创意、文化娱乐等其他融合产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定制化文旅项目开发,实现人、财、物的精准投放,尽可能使资源效能最大化。一方面,应大力储备主题鲜明、叙事生动、制作精良的“福”文化展陈精品,大幅度增强“福”文化产业的亲切感。另一方面,创新“福”文化产业数字内容新业态,提升“福”文化的可视感。比如推广红色乡村旅游,可着力发展专项旅游和定制红色文化产品,由此避免提供由“一刀切”的统一服务标准带来的同质化体验,进而导致审美疲劳和资源重复浪费。

(作者分别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本文系2022年度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福建‘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庄婷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