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闽南新闻 >泉州新闻
泉港区坚持“六个突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泉州政务公众号
2020-06-22 09:37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泉港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1、突出组织保障

及时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建立处级干部挂钩乡村振兴试点村制度,选派6名区管副科级后备干部到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挂职第一书记,从区直有关单位选派12名挂职人员集中办公。组织开展各镇(街道)党委书记乡村振兴电视访谈和“村支书导师团”议乡村振兴等活动,积极谋划我区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和方向。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月活动,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建设。实行机关单位正职末尾淘汰制,激发领导干部积极性。

2、突出政策支撑

制定出台《泉港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及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电子商务、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深化移风易俗、“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等三年行动方案,为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策支撑。全面完成村庄分类工作,扎实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采取试点为先、总结经验,先行推进7个省级试点村村庄规划,打造样板,逐步推进村庄规划全覆盖。同时,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整合归并各部门专项资金,集中优先用于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点项目实施。2019年全区累计投入1.36亿元区级财政资金用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3、突出产业发展

突出打好“特色”牌,念活“山海”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逐步形成肖厝网箱养殖、惠屿鲍鱼、东张蔬菜、上西海带等20多个特色村,涉及的农副产品达30多种。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业产业规模。全区现有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1家。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组织开展2019年度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创建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2019年新建设施农业大棚290亩。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2019年完成设计报批3124亩。启动浅海网箱养殖设施清退及升级改造,制定出台《泉港区浅海网箱养殖设施清退及升级改造工作方案》和《泉港区浅海网箱养殖设施清退补偿方案》,基本完成海上清理工作。

4、突出生态宜居

以“一革命四行动”为重点,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清新流域建设和水土保持“四大行动”,2019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2600万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7200人,建成清新样板流域5.5公里,完成水土保持任务125%。扎实开展乡村休闲公园、乡村道路亮化工程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2019年完成路灯安装1631盏,完成6个休闲公园建设。创新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农村公路路长、乡村道路专管员制度,积极创建前黄镇“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镇,推进通港路和前黄镇通镇路15.6公里生态示范路建设,2019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8公里。大力实施“一革命四行动”,2018年以来新建农村公厕15座,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9个村和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6292户,完成裸房整治652宗,创建15个省级美丽乡村、2个省级森林村庄。惠屿村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秀溪村、樟脚村分别被获评省级四星、三星级乡村旅游村。

5、突出乡风文明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倡导科学生活方式,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深化省纪委移风易俗联系点工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提倡科学精神,破除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不良习俗,抵制封建迷信和腐朽落后文化。在确定14个典型示范村基础上,新增玉湖村、前黄村等一批移风易俗宣教典型,建成上楼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长廊,前欧村移风易俗主题公园、孝养公园以及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新建肖厝村、东张村、凤山村、钟厝村、前欧村等5个文明礼堂,开展各类活动36场次。东张村、黄田村蝉联“全国文明村”称号,后龙镇、峰尾镇获评“福建省文明乡镇”,峰前村等3个村获评“福建省文明村”。

6、突出乡村治理

实施“海丝先锋”达标创星专项行动,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村级工作活力,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组织力。全面完成9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转化,选树15个优秀“党支部工作法”,出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参考指南。实施村支书导师团“头雁领航”专项行动,以村支书导师团为平台,培养村级党组织“领头雁”,为乡村振兴集成组织人才奠定基础。目前已举办导师论坛3期、“导师在现场”活动3次,导师现场解答村干部困惑和问题75个,策划并推进村级发展项目20多个。制定出台了《泉港区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探索创新符合各自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有效模式,引导各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企业+银行+合作社”模式,增加村级经营性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行“党建+金融助理”模式,泉州农商银行为全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单列授信5亿元,11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获得首批30万元的“乡村振兴贷”,解决了基层和群众贷款难、融资难问题,助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区已全面消除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收入20万元以上18个,超50万元有4个。结合“强基促稳”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吉祥泉港创建活动,树牢“泉港好大家会更好”理念,促进社会安定稳定。

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东张村和前欧村的具体情况吧~

泉港区东张村

泉港区坚持“六个突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东张村地处泉州市“北大门”,全村辖区内共有中小企业1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家,上市公司3家。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全国无邪教创建示范村,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民主法制示范村、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福建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福建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村、泉州“美丽乡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东张村不断加强党建工作,有效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形成了党建引领,促进“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民生事业全面提升的新路子。

★用项目化的管理创建党建品牌

率先开展“村企联建”工作,建立利农新产品培植试验基地、维真工艺美术研究中心等农村党员实践基地。践行“村支书导师团”活动,通过走访项目建设和“诊断式”座谈会,为后进村出谋献策,促进共同发展。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站”,依托33栋南洋楼,打造创客空间,开展创健康、创青春、创点金等主题活动,为年轻一代的新阶层群体提供学习、交流和创业实战平台。

★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在全区率先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建成东张(利园)千亩现代设施农业示范片。主动搭建“双创”平台,支持本地企业家兴企创业,建成天线宝宝食品、海西生态立体农业等产业支撑企业。

★用城镇化的标准进行改旧建新

创新“村企联建、四联四促”模式,加快石结构房屋成片改造,建成花蕾居住小区和惠华商业街规模;推进东张文化宫、义烈祠、圣旨牌、海契牌、陈氏祖祠、南洋楼等传统特色旧村落的抢救修复。成为界山镇集商贸服务、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等功能最集中、最繁华的小集镇。

★用精细化的运作打造乡村特色

精心设计景点名片,串点成线,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开发,有序推进东张旧村居油画走廊、龙马溪漫道景观、永福楼、利农生态观光园、海西休闲养生体验基地等景观建设,打造了东张绿色生态农村特色品牌。

★用民主化的管理培育文明乡风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全区首个村级文化大礼堂,弘扬二十四孝、义烈祠、陈氏祖祠、祖训家风等传统文化,制定村规民约,民主管理。每年开展“孝亲好媳妇、好儿女”、“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户”评选,开展奖教助学、关爱老幼孤残、扶贫帮困、慈善捐助、百寿宴等活动。

泉港区前欧村

泉港区坚持“六个突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前欧村地处福厦铁路泉港段中部,是泉港区“两高”沿线整治示范村之一,是全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试点村,泉州市中级“绿盈乡村”。先后被授予第八届和第十三届省文明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级宽裕型小康村、市级计生先进单位、市级“家园清洁行动”合格村、市级百佳文化村、市级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党建、经济、综治、计生等工作多次被评为区级先进单位。

★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

前欧村以“两高”沿线整治为契机,加大农房整治,将新村安置区打造成“两高”整治示范点。去年以来,完成“两高”沿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裸房”整治100多幢,完成建设前欧村主干道、“口袋公园”等多处整体景观,村财收入增至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2万元。

★示范带动,促进农民增效

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机遇,强化聚商聚资措施,积极引进先锋嘉园、森益木业、红星生态园、北大培文外国语学校等企业,鼓励群众创办小型加工企业12家,解决本村劳动力就业400多人。2019年村财收入近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185元。

★“联村双带”,创新党建机制

积极探索“联村双带”新模式,确定“一头二翼”发展思路,即以前欧小城镇起步区为龙头,以樟脚“乡村田园旅游区”和小坝“蒙古乡愁文化体验区”为两翼,较好实现“以先进带薄弱、全面优化升级”的目标,形成前欧、樟脚、小坝联村一日游的旅游路线,增加3个村庄的村财收入。

★资产盘活,增加村财收入

盘活闲置村集体房产,利用村集体房产,向外出租,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促进村财增收。利用四荒地、闲置林地,以打包租赁的形式吸引种植商,创办3家林果场。租赁边角地给企业和村民开加工厂增加收入。同时,积极引进企业入驻,充分盘活利用闲置土地,努力拓宽增收渠道。目前该村辖区内共引进企业单位12家。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