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闽南新闻 >厦门新闻
福建省有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厦门占四项
厦门网
2019-01-10 11:05

原标题:福建省有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厦门占四项

海峡网讯 (厦门晚报 记者 王东城 通讯员 李根)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最高科学技术奖颁予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

随着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改革,对获奖项目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创新度要求更高,竞争更激烈。此次,我省共有7项成果获奖,厦门就有4项,占比超过一半。

其中,厦门大学郑南峰课题组牵头完成的“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学”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基于硫磷混酸协同浸出的钨冶炼新技术”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复杂大电网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基于共用架构的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链接

厦门创新创业环境良好

推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近年来,厦门市先后出台“科技创新25条”“成果转化19条”等创新改革政策,有效调动了全社会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和动力。

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了我市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近三年厦门市牵头或参与完成的10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既有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又有面向产业和社会需求的应用技术成果,对参与国家科技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支撑和保障作用。

获奖项目风采

福建省有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厦门占四项

-郑南峰在会场。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

——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学

引入配位小分子控制纳米形貌

“感到非常光荣。”郑南峰说,但同时也觉得,基础研究任重而道远。此次,郑南峰牵头、花了七年多时间完成的项目以金属纳米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配位化学角度系统地研究了金属纳米晶体、纳米团簇的表界面结构调控及其构-效关系,并将认识应用于实际材料体系的性能优化,取得创新性成果。

铜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形成铜绿,这是因为它的表面进行了一场化学变化。郑南峰牵头的这项获奖成果关注的就是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化学行为。对于大块石头,我们可以轻易通过物理切割的方式得到我们想要的形状,但是如果是纳米级(1纳米相当于1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的物体,再想通过物理方式来切割出特定形貌,几乎不可能。郑南峰团队通过引入配位小分子,与金属表面形成匹配性的强化学作用,通过这种特异性作用,配位小分子犹如聪明的能工巧匠,帮助“搭建”出想要的特定表面结构,进而控制金属纳米材料的形貌和性质。

项目所发展的利用表面配位调控金属纳米晶体表面结构和形貌的方法被国际同行广泛采用。更为重要的是,团队还在精准控制金属纳米材料表面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这类材料的独特光学、肿瘤治疗、催化性能。该项目有望在环境保护、化工催化、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

福建省有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厦门占四项

-钨冶炼新技术项目第一完成人赵中伟和厦门钨业杨金洪(右)在会场留影。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

——基于硫磷混酸协同浸出的钨冶炼新技术

成套技术投用加工成本降30%

获奖团队发明了硫磷混酸体系协同分解钨矿的技术,实现了常压条件下的高效连续浸出,浸出渣可用作建材填料;采用“高温浸出-低温补酸”控制结晶分离钨的技术,实现了浸出母液循环、解决了废水排放问题;发明了高选择性萃取钼阳离子的技术,简洁地实现了钨钼分离,解决了钼回收难题。

成套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国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钨冶炼企业——厦门钨业及其子公司麻栗坡海隅钨业,加工成本降低30%以上。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

——复杂大电网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

让庞大复杂电网运行更可靠高效

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用户最多的复杂大电网。如何为其提供全面、即时和准确的时空信息服务是我国复杂大电网可靠运行与高效管理的关键瓶颈难题。

历时15年研究,该项目突破了复杂大电网时空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关键技术,对电网时空信息模型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性创新,建立了服务与复杂大电网的一体化时空信息服务平台,研制开发了覆盖电网所有核心业务的一系列应用系统,使我国电网的信息化水平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福建省有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厦门占四项

-金龙客车智能制造设备车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

——基于共用架构的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突破技术瓶颈打破国外垄断

该项目首次提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新型共用架构,基于该架构突破了汽车节能与安全驾驶辅助技术瓶颈,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汽车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所研发的驾驶辅助产品在与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竞标中胜出,首次实现了在我国乘用车和商用车企业的大规模前装配套。记者王东城通讯员李根

(责任编辑:黄仙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