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宁德新闻
“中国扶贫第一村”宁德赤溪村驻村调查
新华每日电讯
2017-05-24 08:55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福建宁德市畲族村赤溪村乡亲们祝贺摆脱贫困,并叮嘱他们要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一个备受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因脱贫成功而全国闻名的少数民族村,在摆脱贫困之后,如何突破固有的思想观念,如何积蓄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这是一道难度并不亚于脱贫的考题。记者近期在这个村蹲点4日,近距离感受和触摸这个山村的脉动和心声。

宁静中的躁动

脱贫后的思想图谱

夜幕下的赤溪村,宁静而安谧。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乡村,看起来和别的乡村并无两样,但记者行走在村间,家家户户闪烁着的灯光,让人时刻感受到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兴奋和躁动。

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赤溪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1984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66元,一度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经过30多年的“输血”“换血”“造血”扶贫,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纯收入达到15696元。

摆脱贫困之后,一些村民并不安于现状。59岁的王桂炽掐着指头算了一下账,自家两三亩茶园,再向其他茶农收购一些茶叶,转手就有四五万元,大儿子开一家茶叶店,二儿子做油漆工,一年下来十来万不成问题,“温饱早就解决了,但离小康还有不小距离”。

就在记者和王桂炽攀谈未来的打算时,一个村民风风火火闯了进来。“我们村的旅游不冷不热的,急死人了。”他涨红了脸说。他叫吴伏淡,是村里的能人,现在承包了8亩的鱼塘养殖糠鱼,“全部的家当都投在里面,但来消费的游客太少了”。

记者夜访了四五户村民,一个突出的感受是,现在不少村民都想在解决贫困的基础上过上更宽裕的生活,有些渴望搭上村里发展旅游的便车,有些打算自己出来创业,但又心生畏惧……

不过,对于这个曾长期封闭的小山村而言,也有一些村民对脱贫之后能够过上安稳日子相当满意。还有一些村民由于长期被扶贫,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帮扶的依赖。从靠别人扶到自己主动闯,一些村民还没有转过弯来。

“就像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要靠父母培养一样。”一名蓝姓村民说,“我们赤溪还要靠国家的投入,帮助它慢慢长大成人。”他的话引起一些村民的共鸣,有些村民对闯心存疑虑,担心失败,有些村民对土特产销售信心不足,“家家户户都有,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家里”。

当前,赤溪正处于从脱贫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关键阶段。只有形成共识,凝心聚力,才能发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赤溪村村两委的干部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说,当初扶贫时,将村民从山上整体搬迁下来,一些村民也故土难离,不愿搬迁,现在村两委正在积极想办法,准备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讨论,带动更多的村民走到奔小康的大道上。

走访到深夜,还有很多村民尚未休息。可以想见,不少村民都在思索,脚下的路究竟该怎么走?这是一个需要拿出勇气和智慧来回答的急迫问题。

从“单干”到“合作”

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奔小康不仅要解决富脑袋问题,还要解决方法论问题。摆脱贫困的过程是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过程。摆脱贫困之后,同样需要来一场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

赤溪曾有14个自然村,目前是408户1806人,其中畲族村民802人,占了四成多。不少村民走出贫困的第一步,就是从祖辈生活的半山腰上搬迁下来,加上他们家家户户都有几亩依山种植的茶园,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好起来。但作为家庭收入较为稳定来源的几亩茶园,解决了温饱问题,却无法过上富足的生活。“小农经济”状态的生产模式,显然在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很难适应。

然而,调整并非易事。村里近几年来虽然成立了几个合作社,但大多数村民还处于观望阶段。2012年,在上海事业有成的沈华平看好家乡的发展机遇,回到赤溪成立了鼎煜合作社,组织农户种植西瓜、油菜等农产品。“农业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产业,受自然、市场影响也比较大。”他坦言,“现在还处于投入阶段。”

目前参与家庭最多的是村主任吴贻国牵头的乡源合作社,有80户。黄步和与妻子原来在上海做石材生意,去年回乡加入合作社,从事香菇栽培销售。由于受气候条件和管理因素的影响,合作社发展之初并不顺利,第一期采摘没有赶上春节前,二、三期产量也不高,后来合作社请了技术员指导,产量明显提高,今年香菇价格也比较高,市场前景看好。

另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合作社。但相对于400多户的赤溪村而言,一家一户“分着种”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对几十年来习惯了单干的山里人而言,要叫他们把田地流转出来让大户来种,思想上的大弯一时很难拐过来。

“目前群众的生活基本可以做到衣食无忧,但叫他们加入合作社,他们就犹豫了。”吴贻国分析说,一方面他们习惯了过去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他们抗风险能力还很弱,不敢冒险尝试新的生产方式。

现有的几个合作社是难得的星星之火,事实上,一些脑袋活泛的村民已经动了心思。茶叶是赤溪的传统产业,全村有1020亩的茶园,但比较分散,每户两三亩左右。村民王桂缪打算今年与大学毕业的儿子一起开个茶厂,成立合作社,流转几十亩茶园,统一管理、生产、销售。

在赤溪这个小山村,多数人对合作社还比较陌生,但是毕竟山村已经打开了封闭的大门。村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正孕育着新的突破,突破的快慢,关系到赤溪发展的步伐。

靠山水“吃”山水

历史性机遇的“新烦恼”

绿水青山是很多乡村最宝贵的资源。赤溪也不例外,这个村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西南麓,九鲤溪和下山溪绕村而过,溪水清澈,山绿天蓝,空气清新,风景如画。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赤溪村位于宁德福鼎市磻溪镇,地处闽东深山,过去山高路陡,致富无门。现在村里到高速公路只要不到半个小时。路通了,村民的心思也活了。他们意识到,绿水青山是发展旅游的资本,而今又迎来乡村旅游的历史性机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村里上上下下的共识。

赤溪村村两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引进资金,整治旅游环境,尽快让赤溪的旅游壮大发展起来。据村第一书记王纯华介绍,赤溪是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拟开发的项目至少有35个。

自2004年起,赤溪村引进了福建省太姥山万博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旅游企业,投资数千万元,开发了竹筏漂流、七彩蝴蝶园等旅游项目。同时,赤溪村还挖掘畲族文化、红色文化发展旅游产业,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在村民们看来,发展旅游与自己的腰包鼓不鼓有直接关联,日益增多的游客是决定他们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前竹筏运货,一年最多一万元。”溪东自然村村民杜承丽说,“现在搞竹筏漂流,去年收入2.3万元,今年估计还要更高。”王纯华说,去年景区游客达到了20万人次,村里有160多人依靠旅游稳定就业,工资性收入达500多万元。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赤溪的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游客是一日游。旅游活,全盘方能活。现在村里开展的民宿、茶庄、饭店、农家乐、土特产销售等产业,都需要游客来带动发展。

然而,旅游产业看起来很美,实际运作起来绝非易事。湖里是赤溪开发旅游较早的自然村,但由于引进的旅游公司经营不善等诸多原因,现在一些旅游项目成了烂尾工程。记者在这个村座谈时,少数村民情绪较为激动。“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村民吴敬孵说,他以每亩700元的租金从村民手中流转了100多亩的农地,种植马铃薯、萝卜等农产品,打算销售给游客,但旅游项目没搞起来,没有游客来,加上受灾,现在已经亏了一二十万元。

据村干部介绍,当前赤溪发展旅游的关键是投资的钱从哪里来。村里成立了赤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但旅游是大投入,赤溪今年的旅游项目有不少,但是否能够如期完成还是个问号。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都希望能够搭上旅游发展的快车。

显然,对于村民收入和集体收入而言,旅游业都是乡村发展最有力的支撑。靠山吃山,但如何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光有良好的愿望不行,还要有科学的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杨林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