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三明新闻
三明市7年节约药品耗材费用73亿
三明日报
2019-08-22 15:48

看病贵,是老百姓心中的痛。大力推进医改,首先要从“贵”字下手。

一组数据显示了三明医改7年来所释放的红利:22家县级以上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2011年改革前的18.37%,增加到2018年的42.05%;药品耗材收入占比由60.08%下降到33.15%;城乡居民医保患者住院个人次均自付费用由2194元下降到1757元。

为百姓就医幸福感交出漂亮成绩单的背后,是一项项铿锵有力的惠民举措。

前不久,78岁高龄的患者李显润到医院就诊,享受到了降药费的红利,他说:“我患有支气管哮喘,一年需住院2次,一次费用需7000余元,其中医保报销3000余元,再加上药品费下降,我一年可省下不少钱。”

“骨科手术,平均耗材费用由17000元下降到 9500元左右;手术费用从1400多元,上涨到2000元左右;患者自付费用则从12000元下降到6000元。”手术耗材费用下降了,医生的劳动比以前值钱了,患者的负担减轻了,这是将乐县总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黄林新骨科手术中的3个价格变化,也是三明治混乱、堵浪费,切断药品耗材流通利益链条后所浮现的改革红利。

与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医改前,三明22家公立医院每年的收入中60%以上为药品(含耗材)收入,医务性收入不足40%,这种“以药养医”,收入倒挂的畸形状态,使整个医疗行业发展步履艰难。

于是,改革的突破口就选在如何破除“以药养医”的药品流通旧体制上。2013年2月1日,三明对全市县级(包括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在取消药品加成后,实行“控费”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通过明确“红线”来合理控制诊疗费用。

在切断利益链条中,三明还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挤掉从药品到进入医院过程中的“利益水分”。

“我们按照‘一品两规’‘两票制’‘四通用’原则,先后完成3批药品和6批医用耗材(试剂)联合限价采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药品和耗材采购目录。同时,建立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三明联盟’,目前成员包括全国15省的22个地市、4个国家医改试点县(市),覆盖人口近1亿。”市卫健委副主任于修芹介绍道。

堵住“以药养医”的老路,只是三明医改的手段,其真正的目标则是要开拓一条“腾笼换鸟”的新路——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促进公立医院发展。

2012年以来,在医院总收入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内的情况下,三明通过降药费,降检查、检验费,先后6次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提高医疗服务收费转化为医院的合法收入,测算调整金额2.82亿元,因价格调整转移累计增加的医疗服务收入达39.81亿元,为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治理流通领域药价虚高,“腾笼换鸟”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一个个有力有效的“组合拳”不断打出,三明药价虚高被逐渐挤出,改革前,2011年药品耗材费用10.15亿元,2018年10.02亿元不升反降,累计节约药品耗材费用73亿元。(记者 刘莉婷)

(责任编辑:黄仙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