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日媒:共享单车疯狂扩张让中国消费者烦恼 共享单车盈利模式是什么?(2)
环球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17-03-20 15:23

日媒:共享单车疯狂扩张让中国消费者烦恼 共享单车盈利模式是什么?(2)

日媒:共享单车疯狂扩张让中国消费者烦恼 共享单车盈利模式是什么?(2)

日媒:共享单车疯狂扩张让中国消费者烦恼 共享单车盈利模式是什么?(2)

日媒:共享单车疯狂扩张让中国消费者烦恼 共享单车盈利模式是什么?(2)

日媒:共享单车疯狂扩张让中国消费者烦恼 共享单车盈利模式是什么?(2)

共享单车的潜在盈利模式列举

互联网服务领域的项目,盈利靠的主要是三点:一是服务流程中依靠交易盈利;二是拓展偏向商务端的现金牛业务;三是广告数据等额外价值。很多项目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盈利,然而有很高的拓展空间和潜在盈利价值,所以一直能维持一个较高的估值。比如打车,当年靠资本玩补贴大战,抢占市场,烧钱很多,融资和估值一路水涨船高。滴滴发展至现在,核心交易服务即打车业务慢慢开始走向盈利,同时拓展了更偏向高端和B端的业务线,有更大的盈利空间。

共享单车的核心交易服务模式已经分析了,下文探讨下共享单车的业务拓展方向和额外价值

在业务拓展这点上,单车比起打车,方向有限。滴滴除了基础的快车业务之外,还有面向政府的出租车,面向高端用户的专车,面向B端的定制业务,场景拓展的顺风车、租车、代驾等。高端用户、B端合作和资金流较大的拓展业务都是盈利点,有机会成为企业的现金牛。

然而单车的场景过于单一,特征又比较“屌丝”,造成单车的拓展想象力有限。单车的场景基本只是以上下班为主的短途出行,不可能像顺风车代驾那样推出个“顺风载人”。单车几乎不存在高端用户群体,不用指望那些专车出行的人上马路蹬脚踏车,即便单车要做人群拓展,最可能的反而是消费观念更“屌丝”的中年大叔大妈。依我的畅想,单车拓展业务的可能性大致有这么几点:

1)政府合作。很多城市都有政府的公共自行车,但由于有停车桩,用户体验普遍不好,而且是以公益的性质为主,基本没有赚钱。摩拜ofo们有一条很好的出路,即在一些公共自行车还没做起来的三四线城市,与政府合作入局,依靠政府的资金运营。一方面三四线城市人少使用少,共享单车不好赚钱,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公共自行车的话投入不少,缺少运作经验。而一二线城市合作可能性不大。

2)B端合作。如前所述,共享单车B端合作的空间很小,由于用户群和场景的限制,B端企业很少有需要定制单车服务的需求,最多也只是与一些工业生产企业做类似滴滴的企业福利。

3)旅游租车。这是单车除了日常出行需求和校园之外,最大的使用场景。在一些旅游目的地和小景点,存在租单车骑车游玩的旅游方式。共享单车本身的租车性质,进军这块业务确实很合适。但旅游租单车这块市场太小,全国这么多景点,真正适合骑车旅游的景点不到百分之五吧,而且那些可以骑车旅游的景点早已有了很多租车店面,摩拜ofo们想去抢他们的饭碗怕是不容易啊。

4)专业骑行。这算是骑行的拓展,然而共享单车进军该领域可能性不大。第一,专业骑行的市场规模很小,毕竟只是体育下的一个分支,和登山徒步游泳滑雪一样。本身只能靠卖车和设备赚钱,市场空间不会很大,野兽骑行等公司做了很久了,也没见他们赚很多钱,指望它成为现金牛业务不现实。

第二,专业骑行属于体育领域,和出行的差距挺大的。不论是业务模式,还是单车本身,以及目标人群,都和现在的共享单车完全不同,如果摩拜ofo们想入局得从零开始做。比起已经在这行做了很久的野兽骑行们,共享单车的优势在哪里呢。

5)广告。广告是很多互联网产品最大的盈利点,然而作为单边服务模式的共享单车,广告并不是一个核心赢利点。共享单车的主要广告位置有两个,一是APP里的页面广告。APP广告的作用和收入数量和各种类型的APP一个道理。二是单车车身的广告,现在还没有任何单车在车身上做广告,这么点位置很难展示什么,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

6)数据。摩拜等有GPS定位的单车能够积累一批骑行数据。数据是摩拜驱动的核心之一,也是我认为摩拜与ofo的关键区别之一。摩拜的数据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公司内部用,根据数据计算出调配车辆路径、投放区域数量等的最优方案。二是做报告,根据最后一公里的骑行数据整理出对交通有价值的数据报告,卖给政府等数据需求方。这算是一个盈利方式,收入预期较少。

还有一种潜在的作用,通过数据给商家导流,作为商家做广告的决策。摩拜拥有用户最后一公里的位置数据,这是个精细化的位置数据,直接代表着用户的生活圈,对生活圈中的线下商家有着精准营销的价值。举个典型场景,通过摩拜显示我每天往返五道口地铁站和某写字楼,该写字楼下的一家咖啡店与摩拜合作,找到有潜在需求的“我”,给我一张优惠券来刺激我消费。结合摩拜的投资方腾讯,加上支付、关注的操作,这个流程能玩得更转。

摩拜和ofo的未来,真的会合并吗?

我已经看到了很多说摩拜和ofo会合并的分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嘛,滴滴快的,滴滴优步,美团点评都先后合并了,共享单车和他们都有共同的标签:O2O,烧钱,补贴,共同投资方。这么看来,合并真的是必然的吗?

事实上,仔细分析共享单车的模式和目前运作,和打车完全不一样,几乎没有合并的意义。当然将来资本会怎么运作说不准,一定存在可能,不过就目前来看,不会合并。

第一,共享单车烧的钱很少是用来补贴用户的。用1次的价格也就1块或5毛,显然用户对价格不敏感,即使免费又能抢走多少用户呢,充值送这类活动在很多互联网其他领域都在做。打车领域吸引用户的方式是价格,而共享单车吸引用户的是先看到哪家的单车,而不是先选择打开哪个APP再去找相应的车。

第二,两家的烧钱目的是投放,投放确实是竞争,但投放解决的本质是一个覆盖问题,不是个非你即我的过程。投放数量的决定因素,是这一片区内单车的总量和人口的比例,这个数字和单车是哪家的没有关系,假如所有单车公司都合并为一家,依旧会继续投放,直到达到这个比例。

第三,业务模式。打车是双边平台,业务逻辑是同质化的,而共享单车是自有资产,就连车本身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合并,整合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论是摩拜还是ofo,都没有并购对方的动力。

尽管现在单车公司多如牛毛,但我认为,未来单车公司依旧会很多,而且每个城市的市场份额会有不同。一般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比如打车,核心在于平台自身,互联网的特性导致服务扩展很容易,边际成本很低,因此大的公司会越来越大,挤压小公司的规模。而共享单车的核心在于实体的单车本身,扩展起来需要大量的投入,边际成本并不小,其商业形态更偏向于传统行业。那些小单车公司,用户和收入少,但单车投放量也少,依旧有可能生存在小范围的城市内生存,而且跟摩拜ofo在一起也不冲突,无非是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不及一线城市而已。

(责任编辑:刘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