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专题地图 >专题要闻
关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你还有多少误读
中国经济网
2019-01-08 10:25

关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你还有多少误读

在上海,一系列非遗的跨界探索引人关注,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样本。

①公共艺术装置《百鸟林》汇集了大江南北以鸟为主题的四种染织绣非遗技艺。

②缂丝工艺运用到时尚礼服中,碰撞出别样的美。

③传统竹编纹样进行全新排列组合,成为创意装饰画。

④这款《徽宗·芙蓉图》圆形提包融合了缂丝、顾绣等非遗技艺。 (均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供图)

制图:冯晓瑜

■非遗不是静止不动的,它的“世代相传”,不是同一个东西、同一种方式永远不变地一代一代传下去,而是文化传统在一代代人的能动实践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创造

■非遗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不仅仅是某种文化传统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其内容本身

“过度强调原汁原味,会把鲜活的文化传统变成僵化的木乃伊。”“不是一个地方申报成功了,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成了他们独有的传统……”日前在沪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展人才培训班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专家的授课令人耳目一新。经过一周的学习,不少学员感慨,本以为对非遗的相关知识点了解得蛮透,没想到很多是误读。

非遗传承,必须原汁原味?

说到非遗传承,许多人想到的一个词汇是原汁原味,然而专家却指出,所谓的原汁原味传承,如果强调过头,不仅不符合文化传承的历史规律,还可能把鲜活的文化传统变成僵化的木乃伊。

以苏绣为例,它以江苏苏州、吴县一带为生产中心。春秋时期,当地的百姓已经将刺绣用于服饰;唐宋时有了针线细密、设色精妙、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明清时期,苏绣的风格进一步形成,不仅“家家养蚕、户户刺绣”,而且吴门画派也推动其发展,以针作画,巧夺天工。明代《姑苏志》作了高度概括:“精细雅洁”,称其为苏州绣。古老的苏绣一直随着时代在发展,清末民初沈寿的“仿真绣”,吸收西方绘画的色彩、光影原理,注重逼真和立体感。上世纪初杨守玉的“乱针绣”,线条长短交叉、分层加色。新中国成立后任嚖娴的虚实“乱针绣”,将素描的笔触与虚实效果融于绣品中。新世纪的绣娘作品,则既有素描的光影效果,又有碳粉的质感。

没有一代代刺绣人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博采众长,又何来今日苏绣多姿多彩的生动局面。专家指出,非遗不是静止不动的,它的“世代相传”,不是同一个东西、同一种方式永远不变地一代一代传下去,而是文化传统在一代代人的能动实践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创造。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每一代乃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体验和认识,有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活力,正因如此,才有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才有文化多样性的出现和丰富。这是非遗与文物的本质区别,文物是不能再创造的,文物的再创造是造假。

此外,非遗传承的再创造,能否成为新的传统,也需要经过相关社区、群体的实践检验,得到他们的情感认同。人民大众去芜存菁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会在自己的感受中判断哪些实践、哪些技艺,哪些内容和形式、品种和题材的变化与更新,能给他们带来情感的认同和审美的愉悦,带来将过去与当下联结起来的体验,如此,他们会接受;反之,会排斥。

申遗要抓紧,不然被别国抢注?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我国非遗在国际社会的可见度日益提高。截至目前,我国共有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位列全球第一。曾几何时,抓紧时间抢注非遗的观点十分流行。标志性的事件是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消息一出,不少国人对此耿耿于怀,认为“我们的非遗被别人抢走了”。

事实上,非遗代表作申报与商标注册、原产地标志、专利申请不一样,没有排他性,不问出生,不问最早出处,没有抢注一说。只要某个社区或群体认为是他们的传统,又符合相应的申报要求,就可以申报。继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后,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交融中,很多文化遗产是多个民族、多个区域共同享有的,或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因此,在申遗的问题上,抢注、抢报、抢夺文化遗产,争夺所有权、争夺发明权、争夺文化主权、别国申遗导致我国文化遗产他国化,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文化遗产在一个地方的存续,与有没有申遗,没有什么联系。遗产的申报,本质上是为了提高遗产的可见度,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并增强保护遗产的自觉性。

非遗保护,第一要义是作品?

非遗保护,第一要义是什么?在专家看来,非遗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不仅仅是某种文化传统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其内容本身。

近几年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总结形成了一个基本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很多非遗项目本身就是大众持有、大众习俗、大众爱好,其延续主要不是依靠技艺传授,而是大众参与和实践。

比如,保护春节民俗,最好的办法就是过春节。再比如,馕本身不能独立地构成非遗。制作馕的技艺是非遗,邻里亲戚分享馕的习俗是非遗,馕是烤馕技艺的产物,是分享习俗的媒介。保护非遗,不是保护一个个烤出来的馕,而是保护制作和分享烤馕的文化传统,让其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相关链接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展人才培训班是中宣部牵头制定的《2018—2019年全国文艺业务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训工作计划》项目之一,也是文化和旅游部面向非遗策展人才的系列专题培训之一,意在通过加强一线非遗策展人才的业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非遗展览展示的品质与水准,促进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非遗保护的认知、认同和参与,营造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在为期一周的培训班上,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解读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故宫博物院、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向参训学员授课。同时,培训班邀请了“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上海设计周”等大型展会主承办单位分享策展经验,还组织学员参观上海中心“宝库匠心与大师同行”非遗精品展,实地学习上海电影博物馆展陈设计,并组织学员开展主题学习讨论,共同探讨非遗策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思路。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