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福清谢塘忠心厝有对为国立功双胞胎
福州新闻网
2020-08-25 09:35

福清谢塘忠心厝有对为国立功双胞胎

谢塘忠心厝。

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 翁宇民/文 陈暖/摄

福清市江镜镇谢塘村男丁全姓谢,村中人尚武,老祖就是“淝水之战”中以8万之兵打败百万前秦大军的谢安。或许因推崇忠义,村中208号老宅,明明是1900年下南洋的兄弟谢喜来、谢忠心赚钱共同营建的,村中人还是乐于把它称为“忠心厝”,觉得这名带劲,村里人代代讲究移孝为忠。

在去忠心厝采访的路上,村党支部书记谢顺云就说起忠心厝有对双胞胎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双双负伤、双双立功,哥哥立了二等功,弟弟立了三等功。他很自豪,他说像这样同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功的双胞胎兄弟,全国可能也不多,他把这当成了全村的骄傲。

谢安之后:宋末辗转迁谢塘

原以为浴血疆场者应是有点李逵的“黑旋风”模样,但坐在二进天井里等我们的双胞胎中的弟弟谢茂清,却是地地道道的白面书生,连说话都轻声细语。这一点倒是与他们的老祖宗有几分像:谢安性情闲雅温和,说话慢条斯理。

谢安(320-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名士,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8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获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谢氏入闽始迁祖是谢安曾孙谢嘏,梁太清年间(547—548年)入闽任建安郡太守,其后代一支辗转迁居晋江。宋末,迁福清海口,传至六世孙谢养迁谢塘定居。谢塘原名玉塘,后因全村男丁皆姓谢而易名谢塘。

忠义之家:营建忠心厝暗设机关

谢茂清父亲名谢忠心,1900年,因家贫与哥哥谢喜来一起,跟着福清港头镇义庄的谢傻妹到印尼泗水,靠着勤劳、好学和行事忠义,从做苦力开始,到开小店,再到开大商行,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在泗水开起了颇具影响力的珠宝行、当铺、造纸厂。1925年,哥俩带钱回乡建起了忠心厝的二进、三进,1945年又建好忠心厝一进,形成了现在四扇三落格局。

或许是自小习武,又爱听兵家故事,再加上解放前福清匪多,哥俩建房时暗设了颇多“军事机关”,一至三进房顶上各留了一圈走道,一旦歹人来,家中男女老幼皆可登顶居高还击各面来敌,又便于撤退;家中还设有掩体、射击孔等。至于还有哪些护家机关,谢茂清笑而不语。他说父亲回乡定居后,家中有长枪短枪,解放战争期间曾在家中与国民党兵开战。

谢喜来与谢忠心哥俩极爱国,抗战时都在南洋为国捐款捐物,还奔走呼号组织福清华侨青年回乡打鬼子。1944年,谢忠心辗转多地回到战火中的祖国。

哥俩从军:心有灵犀写血书请战

谢茂华、谢茂清是对双胞胎,生于1956年7月23日,前后相隔几分钟落地。1975年,谢忠心病逝,谢茂清承家风认定移大孝为大忠即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毅然报名入伍,在江西驻守。

两年后的1977年,哥哥谢茂华也报名参军,在厦门警备区当战士。哥俩在部队都表现很好,1978年谢茂清还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1979年年初,西南边疆告急,外敌犯我边境,杀我边民,哥俩双双请求上前线杀敌。谢茂清说:“听说一个班只能抽一个人,我急了,当天晚上就用剪刀刺破手指,写血书请战。”当时他并不知道,远在厦门的哥哥也在同天晚上刺破手指写请战书。只是在双双负伤归来之时,哥俩聊起,才发现两人是在同天同时同分写请战血书的。谢茂清说:“这大概就是双胞胎兄弟心有感应吧!”

西南建功:英勇杀敌双双受伤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兄弟两人皆属东线兵团,随部参加系列恶仗。

在著名的攻克高平之战中,弟弟谢茂清奋不顾身,英勇杀敌,耳朵负伤,仍带伤作战,火线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哥哥谢茂华随部队一路都是艰难的山地制高点攻坚战。他冲锋在前,与战友们一起拿下了谅山外围四大制高点中的扣考山和巴外山,夺得谅山之战胜利,自己也在巴外山激战中腿部中弹,血流如注。因为表现英勇,杀敌甚多,他在火线入党,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1979年冬天,哥哥伤愈退伍归家,方知弟弟也上了前线。1980年,弟弟退伍还乡。他俩不居功,扎根乡里,为村民做了许多好事。

哥俩一直以曾为国流血为荣,手机里始终保存着穿军装、戴军功章的照片。谢茂清的微信头像即是胸前缀满军功章的戎装照。当年中央慰问团送给前线将士的慰问品——枕巾,谢茂清一直没舍得用。他将自己的军功章别在枕巾上,再将自己的戎装照贴上,专门镶了镜框装上。他说:“这是我家传家宝,我要让儿孙们以爱国为荣。”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