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琅尾港伏击战:以零伤亡歼敌42人
福州新闻网
2021-06-16 11:12

时逢端午,长乐玉田镇琅峰村的上洞江上锣鼓喧天,浓烈的日头下龙舟竞渡。江岸上来了许多村民呐喊助威。

时光回溯,1941年的上洞江畔发生了震惊八闽的琅尾港伏击战,这段历史成为琅峰村的骄傲。如今的上洞江畔建起了抗战公园,成为琅峰村的文化中心,承载着英勇的抗战往事代代相传。

游击队员设伏橘树林

1941年4月,日军侵入福州地区,长乐沦陷。长乐抗日游击总队接连设伏,袭扰破坏了日军对江田进行的两次“扫荡”。于是在7月,日军在长乐与福清交界的山道要隘——玉田坑田至蕉岭北麓挖掘壕沟,架设铁丝网,设置封锁线,妄图围困游击队,以此切断长乐抗日游击队的对外交通联系,阻止游击区继续扩大。

8月4日这天,骄阳似火,驻扎在长乐县城的日军马营地区守备司令田中岛中佐,率领100多名日本兵,分乘两艘汽艇前往玉田视察。视察结束,已近中午,便到东渡第四区维持会会长陈旺溪的家里吃饭,等待涨潮后返程。

“贵宾”光临,陈旺溪诚惶诚恐地设宴接待。田中岛中佐害怕游击队突然袭击,陈旺溪拍着胸脯保证:“请太君放心,有我在这里当区长,保证游击队不敢来。”听闻此话,日军们便放心吃喝起来。陈旺溪捧上当地农家酿制的地瓜烧,因味道颇似日本烧酒,受到日军官兵的欢迎,一直喝到日头西斜,潮水初涨,才带着酒意踉踉跄跄地登船回程。

这一天,长乐抗日游击总队副总队长林宝荣正好在附近的大溪村召开群众大会,得知情报,立即与陈亨源、陈金来一起到琅峰村的祠堂制定伏击方案。伏击战需要游击队员的配合,当即有300多名游击队员报名参战。由于受到武器装备的限制,便精选了48名队员组成敢死队,分3个战斗小组,由林宝荣、陈亨源、陈金来各率1个小组,带上1300发子弹、30余枚手榴弹,埋伏在日艇必经的琅尾港南岸橘树林里,静静等待敌军的到来。

歼灭42名日寇

游击队员无一伤亡

终于,一艘日艇在太阳西下时分从尚峰桥那头驶来。艇上的日军酒足饭饱,醉意正浓,个个赤身露体,横七竖八地半躺在甲板上纳凉,枪支也随意丢在甲板上。此时的游击队员正目光炯炯地盯着进入伏击圈的日军。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游击队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朝着日艇猛烈开火。

枪弹声中夹杂着日军的号叫,他们猝不及防,试图靠岸登陆还击。不想日艇连中3枚手榴弹,船舱被炸坏,船体倾斜下沉。为了求生,日军被迫跳入江中往岸上转移。虽然江水不深,但江底都是烂泥,穿着长靴的日军一跳入江中,双腿便陷入淤泥中,难以自拔,成了“活靶子”,被游击队挨个击毙。

战斗不到半个小时便结束。第二艘日艇由于距离较远,听到枪声后,不敢贸然前进,只得在慌忙中登岸。当他们架起小钢炮和重机枪还击时,游击队员早已安全转移了。此次伏击战,游击队员无一伤亡。

第二日,日军到琅尾港发现了42具尸体,守备司令田中岛中佐胸中数弹,陷在淤泥中。

此役,狠狠打击了日军的气焰。虽然日军又组织队伍想到琅峰村打击报复,但到村里时,只见到满墙都是抗日标语,不见人影,只得草草收兵。从此,日军再也不敢贸然到长乐县城外活动,长乐抗日游击总队迅速发展壮大,控制了县城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并于9月初正式收复长乐县城。

抗日公园传承革命精神

琅尾港伏击战是我党领导的福建沿海抗日游击战中,战绩最大的一次伏击战,受到中共福建省委和华中局的嘉奖,并获国民政府颁发的金质、银质奖章若干枚,许多爱国华侨从海外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1990年,长乐县为纪念琅尾港抗日伏击战,拨款建设“琅尾港抗日伏击战纪绩亭”。2011年,当地企业家、华侨、村民共同捐资200多万元,建成琅尾港抗战公园。

琅尾村支书李秀全告诉记者,琅尾港抗战公园紧邻琅峰中学,同学们熟知琅尾港伏击战的故事,村里有人入党也会来此宣誓。如今,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社会掀起热潮,来此学习者络绎不绝,正应了纪绩亭上的对联——“御顽敌保家邦赖先辈舍生忘死,展宏图振华夏看后贤继往开来”。

福州日报记者 林奕婷 文/摄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