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日从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7月16日~3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
据介绍,本届遗产大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肆虐的背景下举办的,中方作为东道主,将会同教科文组织秘书处、世界遗产委员国以及其他《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有关专业机构等,努力办好本届大会。
力争办出一届
简约精彩安全的大会
本届大会开幕式将于7月16日在福州举行。届时,教科文组织三大治理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即总干事、大会主席、执行局主席,将在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公约》缔约国驻华使节或代表、有关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将齐聚福州、共襄盛举。
形式创新。开幕式后,大会将转为线上举行,这是教科文组织历史上首次以在线形式审议世界遗产议题。本届大会确立并使用的一系列在线审议世界遗产项目的操作规范,将成为后疫情阶段世界遗产领域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工作的重要参照。
成果可期。本届大会实际上是一次加长版的会议,将审议2020年和2021年两个年度的世界遗产项目,包括45项《世界遗产名录》待审项目和258项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同时,本届大会还将聚焦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风险,集思广益,提出应对未来挑战、促进实现《公约》战略目标和世界遗产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新共识和新倡议,为这项事业贡献新智慧和新力量。
活动丰富。本届大会期间,各国将举办一系列配套活动和边会,包括中国和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的世界遗产青年论坛、世界遗产地管理者论坛,以及中方主办的8场边会。
目前,大会筹备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推进。
力争办出一届
高水平有特色的盛会
据了解,本次世界遗产大会将积极践行“人文世遗”理念,积极谋划线下活动,推出包括三坊七巷、马尾船政等重要景点在内的10条参观考察线路;举办线下主题展览,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委员国、中国、福建和福州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等内容,介绍福州文化遗产保护成效和经验做法;策划世遗林种植活动,邀请中外嘉宾到梁厝历史文化街区共同植树,践行“绿色世遗”理念;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沉浸式演出,让与会者身临其境感受闽都文化深厚底蕴。
大会还将突出“数字世遗”特色。主办方专门配备了两套由不同运营商独立运行的网络线路。同时,在世遗大会官网搭建直播平台,提供全球加速、延时直播、直播回看、清晰度切换等多种功能。
此外,“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将提交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福州三坊七巷、闽南红砖建筑、海上丝绸之路、闽浙木拱廊桥、万里茶道和海坛风景名胜区等列入了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有利于我们以国际视野、国际理念、国际标准,全面加强世界遗产保护,提升世界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将以举办世界遗产大会为契机,不断健全长效机制,提升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做好世界遗产价值阐释传播;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挥世界遗产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副省长、福建省承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筹备工作小组副组长郑建闽说。
展示福州自然遗产
让线上办会更加精彩
近年来,福州秉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福州古厝〉序》重要精神,持续对全市文化遗产进行全域性、连片式保护修复,先后修缮重点文物180多处,古建筑、历史建筑1300多处,打造17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261条传统老街巷,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为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召开期间,向世界展示福建、福州文化的独特魅力,保证线上办会成功、精彩,福州将采取线上文化展播的方式,力求为大家献上精彩的文化盛宴。线上文化展播的应用场景涵盖网络、电视、移动端等三个方面,已在第44届世遗大会官网等平台开设了“福建特色文化展播”专题,通过精心挑选的100多个视频、近百张摄影作品,全面展现福建、福州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方面的成效。
“福建特色文化展播”专题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戏曲精品”,以视频形式,展示福建五大剧种(闽剧、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歌仔戏)及提线木偶、南音的风采;“非遗精粹”,以视频形式,展示最具有福建特色、技艺高超、观赏性强的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建精彩”,以视频形式,展示本届世遗大会宣传片、福建各地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历史文化纪录片等;“影像精华”,以摄影作品形式,展示福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成果。
“我们将以筹备和举办世遗大会为契机,在全市掀起新一轮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的高潮,高标准组织推动三坊七巷、马尾船政工业遗产和‘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申遗工作,进一步做好闽都文化活态保护,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实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目标。”副市长李春在发布会上介绍。
福州日报记者 赵昕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