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福州打好服务组合拳为制造业发展保驾护航
福州新闻网
2021-10-14 09:35

“有困难,就找‘服务团’!”最近,在福州,这句话正在不少制造业企业中“流行”。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专属代办、原材料采购难题的及时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的全时护航,都是“服务团”的傲人“战绩”。

帮办代办服务队、征迁小组、攻坚指挥部……这些,是一支支“服务团”的“大名”。虽名称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有着相同的使命:下沉企业主动服务,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以政府服务“高质量”,提升企业发展“含金量”。

面对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目标,迈着“攻坚120天”的铿锵脚步,福州市打出服务“组合拳”,千名干部组成的最强服务“天团”,密集出台的扶持政策举措,千方百计为制造业发展排忧解难、扫清障碍,全力助推福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点对点”

项目“加速跑”

在闽侯县,东南汽车城内各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为把服务送到“家门口”,闽侯县专门设立了县行政服务中心青口分中心,就近办理企业和群众相关业务。

作为龙头企业,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也干劲十足。不过,公司关于合金铝新材料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却不在青口分中心的办理权限之内。

为让项目尽快落地,青口分中心成立了帮办代办服务队,有了专属“服务团”的帮忙,祥鑫公司终于拿到了盼望已久的合金铝新材料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在园区内,享受‘放心办’服务的企业可不只有祥鑫!”该中心中心负责人林逸生介绍,针对园区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个性化需求,服务队都有贴心服务,企业申请人把相关材料备齐后,工作人员就会提供免费代办、帮办服务,并持续跟踪至项目落地、验收及不动产登记结束。

在福州,有“管家式”的贴心服务,更有在一线奔忙的攻坚队。

位于长乐区的福米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攻坚120天”重点项目,涉及湖南镇闽鹏村、湖滨村、闽沙村3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的1068户村民。

项目要快一点动建,征迁就得快一点推进。根据项目进度及现场实际,7个征迁小组当即成立,挂图作战、组团推进、进度上墙,加上“一日一通报”“一日一排名”,形成强大的攻坚态势。

“为让项目提早完成征迁交地,镇里主要领导干部都带着征迁小组在村里驻扎,吃饭、休息全在村里。”湖南镇一名干部告诉记者。

围绕制造业重点项目招商、落地、征迁、提速、投产、技改扩产等重点任务,全市各地的“服务团”永远“在线”。

在长乐,“当先锋争一流”成为攻坚服务主旋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当起千亿龙头企业“勤务员”;在罗源,超前谋划的“大干150天,建功丝路海港城”攻坚行动如火如荼,县处级领导干部全员挂帅,一线指挥作战;在福清,深化扶持龙头壮大产业和“攻坚120天”等专项行动,福融新材料年产70万吨高强度聚烯烃膜材料项目动建,蓄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塑料薄膜生产基地;在马尾,招商引资不断加码,福建优你康光学有限公司落户,多条生产线接连投产,朝着亚洲最大的隐形眼镜研发和生产基地发起冲刺……

服务“心贴心”

企业“扎下根”

“没有你们的牵线搭桥和全力支持,我们的碳化硅生产线很可能得停产!”不久前,福州高意党委书记王劲生带着工作人员来到晋安区工信局,特地送上了一面锦旗表达谢意。

原来,今年上半年,高意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项目生产线试投产,在大规模采购抛光液原料时,遇到了麻烦。“两地政策不一致,我们被夹在中间,真是束手无策。”

正当大家心急如焚时,晋安区工信局局长林孝信带着“千名干部进千企”专项行动服务队来了。“这次来不为别的,就是专门找问题,解决问题的。”听到这句话,王劲生将揪心事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企业的事,就是我们自家的事!”晋安区工信局当即启动“一企一议”,将问题反映到了省工信厅的“政企直通车”。

第二天,一场协调会就在省里召开。经多部门会商,出具了说明函,特事特办,一些手续也很快办妥。在大家的翘首企盼中,进口抛光液终于从上海运抵福州,碳化硅生产线得以大规模投产。

要让企业在福州立住脚、留住心、扎下根,除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福州的最强“服务团”更是变被动“等问题”为主动“找难题”,“零距离”当好企业“贴心人”。

面对福州软件园入驻企业不断增加,企业员工尤其是外来员工子女转学入学需求量逐渐增多的现实问题,一场帮企业留住人才的“教育升级”全面展开。

“新幼儿园离公司很近,步行只要几分钟,非常方便!”今年秋季新学期,在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王城强给孩子办好了转学手续,他和妻子的心头大事迎刃而解。

王城强口中的幼儿园,便是9月正式开园的旗汛口幼儿园教育集团软件园教学点。作为园区标准化建设生活配套项目之一,该教学点一期使用面积超2000平方米,还从鼓楼区公办园抽调了多位业务骨干担任教学园长、带班老师,为园区企业职工服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同时,考虑企业职工的实际需求,放学时间延长至18时。

“职工子女的上学问题,特别是优质幼儿园的入学问题,一直是我们的困扰。”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新幼儿园的投用竖起了大拇指,他说,教学点开班以来,公司职工的适龄子女已顺利入学,员工的工作也更安心了。

大到项目的生产经营、产品的市场销路,小到员工的子女就学、企业的服务配套……全市各级各部门当起了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用贴心真诚的服务构筑起了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企业的发展安心舒心顺心。

服务“实打实”

满池春水活

建设单位干劲满满,项目推进势如破竹;投资企业信心十足,生产发展欣欣向荣……不断叠加的“政策红包”好似一道道“主菜”“硬菜”,让“服务潮”激情迸发。

激发制造业企业前行活力,向“优”奋进,热情与担当为项目护航——

“企业增产情况怎样?”“有没有资金缺口?”眼下,新大陆正参与全省首个专利与标准融合机制创新试点建设,为了解企业需求,马尾区干部现场走访,一个个问题问得细致、问到关键。

这是马尾在“攻坚120天”专项行动中,创新推出的“十问三解决”机制,通过询问基本规模、产业链条、生产经营等十个关键问题精准把脉,借力层层递进式的“三解决”路径迅速落实解决,“马上就办”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向“强”求索,真金白银打造福州制造“冠军”——

福州把“单项冠军”培育作为制造强市建设的重要实现路径,加强对企业的申报辅导和奖励力度,在省里奖励基础上,再分别给予50万元和25万元奖励,现已兑现奖励资金近3000万元,马尾、福清等县(市)区也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配套奖励。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0家、省级62家,总量居全省首位。

同时,通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筛选出一批潜在的后备冠军企业,加强跟踪服务。全市现已培育入库企业20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家,总量居全省第一,冠军“苗子”充足。

培育制造产业生命力,向“大”问道,政策叠加建设福州特色集群——

深入实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福州市出台《培育龙头企业工作方案及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从领导挂钩服务、一企一议、培育龙头品牌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扶持,不断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各县(市)区也为本土制造业集群“量身制定”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计划。

闽侯县制定出台《中国东南汽车城建设行动纲要》,生成173个项目,总投资503亿元,坚持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打造千亿现代特色汽车小镇;

长乐实施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用工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等专项行动,该区纺织全行业产值突破2200亿元……

蓝图就是考卷,唯“实”方可破题。迈进“十四五”新征程,朝着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福州将用更肥沃的“土壤”与更强劲的“磁场”,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

福州日报记者 黄戎杰 孙漫 冯雪珠 颜澜萍 林瑞琪 余少林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