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10月21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梁凯鸿)近日,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助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及产业转型示范点工作的通知》,在2021年度省级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助力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项目30项。
17家企业被列入2021年省级科技特派员助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13家企业被列入2021年省级科技特派员助力产业转型示范点。其中福州市有两家企业:福建省永泰县顺达食品有限公司入选2021年省级科技特派员助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重点发展李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依托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法人科特派;威尔(福建)生物有限公司入选2021年省级科技特派员助力产业转型示范点,重点研发农用油悬浮增效剂,依托于福大材料—科技特派。
通知要求示范点认真总结科技特派员工作有益经验和做法,切实发挥示范点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宣传和辐射推广工作,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初以来,福州市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福州市科技特派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中发挥更大作用。今年,福州市在修订《福州市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印发《福州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样板点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启动了新一轮“科特派”选认,计划新选认省、市级科技特派员600名以上,保持科技特派员镇村全覆盖。同时,启动“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科技特派员管理信息化水平。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完善巩固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科技特派员“订单式”需求、“菜单式”供给对接精准度。继续选认务实有效的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队伍,保持镇村全覆盖。支持一批星火、后补助项目和星创天地、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样板点建设等。”上述负责人说。
【项目特写】
研发环保农药
助力生态农业
福州大学材料学院陈飞飞博士组建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接服务位于连江县的威尔(福建)生物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环保农药剂型研发和技术攻关,助力我省生态农业建设。
“目前,市面上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存在乳化分散困难、高含量油悬浮剂粘度大、制剂易膏化、析油较多的瓶颈问题,导致农药的实际使用功效大打折扣,对农户的支出和增产造成极大影响。”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福州大学材料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威尔(福建)生物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2种高性能、稳定的油悬浮增效剂,累计量产销售45余吨,服务农户20万户~40万户。
“油悬浮增效剂的研发本质是为了提高农药药效、降低农药用量,实现农产品增产、为农户节支。”该负责人介绍,上述两种油悬浮增效剂燃烧爆炸风险低、毒性和刺激性低、不产生粉尘,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农药剂型。
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
推进永泰李产业提升
从2018年开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团队,联手福建省永泰县顺达食品有限公司开展李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围绕永泰李产业发展需要的品种更新、栽培技术提升等方面面临的关键问题,合作攻关,取得成效。
“我们针对永泰李产业发展存在的鲜食李品种缺乏、栽培管理粗放、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从品种、栽培技术、果品采后技术与加工等方面着手,在永泰设立李种质资源备份圃、开展鲜食李新品种的就地选育与示范、与当地省级龙头企业合作开展李采后保鲜与加工利用研究。”科技特派员周丹蓉介绍,他们致力于推进永泰李产业提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申报4项。
另外,他们还联手打造了鲜食李基地,对李的新品种和优质高效栽培进行技术示范,较大程度解决了永泰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少年老头树”“丰产不丰收”“结果大小年”和“鲜食品质差”等问题,通过基地示范辐射带动全县李产业转型。
据统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示范李新品种1个、新技术1项,转化应用新成果1项。项目技术在永泰县推广应用6万亩,近3年累计新增产值25920万元,新增纯收入约2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