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马孝岙:办民间剧社17年 “播种般”传承越剧
福州新闻网
2021-12-16 10:14

很多人在公园看过福州草根越剧社——榕城越剧社演的戏。17年来,每周日上午,他们都会在公园举办一场公益演出。剧社的创始人之一马孝岙,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芳华越剧团国家二级演奏员。

“一个专业的,跟业余的有什么好玩?”这是很多人不解的地方,近日记者采访了马孝岙。

曲笛惹人醉

路人变成铁杆票友

上周日上午,在西湖公园大梦山景区的湖西亭,聚集着二三十位越剧爱好者,或弹或拨或歌或舞,好不热闹。他们共同的身份是榕城越剧社戏迷。

他们中有在职领导,也有离退休干部,有专业演奏员,也有初学者;老的有80多岁,小的有“10后”,因戏结缘,走在一起。

当天的演出中,马孝岙是当仁不让的主胡。越剧主胡是乐队中的领头人,对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剧社的社员们异口同声地说:“有马老师在,就稳了,他就是专业的。”

榕城越剧社的创立,背后还有一段“路转粉”的有趣故事。

剧社另一位创始人张世芳是福州市第二建筑公司原党委书记,如今已年过七十。2003年,他游览西湖,听到湖畔凉亭传来袅娜婉转之声,那是越剧《惜别离》选段。

“旋律实在太美了,听得我心醉。”此后不久,张世芳又在烟台山遇到正在演奏越剧的马孝岙,自此路人变成铁杆票友。

这样的事并非个例。一次越剧戏迷们泛舟西湖,马孝岙立于船中,口衔一支横笛,吹奏竹笛名曲《姑苏行》,众多游客闻声而来。“第二天,就有人找到我,要拜我为师。”马孝岙笑着说。

几次三番之后,越剧戏迷越聚越多。就这样,2004年,福州第一个民间越剧社——榕城越剧社成立了。

“这种爱是

爱到骨子里的爱”

马孝岙今年57岁。1984年,他进入福建艺术学校学艺,毕业后进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成为演奏班的一名乐手。

如今,他已成为国家二级演奏员,精通多种中西乐器,还是竹笛、二胡考级考官。

“你一个专业的,跟业余的有什么好玩?”很多人费解马孝岙办民间越剧社的行为,甚至有人嘲讽他“没档次”。

“爱戏的人没有高低之分。”马孝岙希望人们除了走进剧场看戏,能在更多地方接触到越剧。他说,戏剧不应该只是存在于剧场里的艺术,它的传承和发展“民间土壤”很重要。

为此,创办至今,榕城越剧社先后走进西湖公园、白马河公园、温泉公园等热门公园做公益演出,组织免费培训。

名声在外的他,授艺却很“佛系”。他总是说“你愿意学,我就乐意教”。曾经一名欧洲来榕旅游的小伙,连听了几曲后,就连比带画把马孝岙拉到乐器店,一口气买了6把笛子回去“慢慢学”。

17年如一日,“播种般”地普及,这正是马孝岙对越剧的爱。他说:“这种爱是爱到骨子里的爱。”

福州晚报记者 雷岩平 林雅/文 石美祥/摄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