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侯县南通镇,有这样一支全部由女性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她们默默为保障民生“菜篮子”,助力乡村振兴。她们是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所长、推广研究员陈秀娟组建的“珍惜食用菌技术创新团队”。
近日,在陈秀娟带领下,记者在南通镇福建容益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的菇房里看到,2米多高的6层架子上,一朵朵洁白如玉的“绣球”亭亭玉立。科技特派员正认真观察绣球菌的生长状态,记录菌株生长参数。
“别看这一朵朵绣球菌很漂亮,采收后留下来的废菌包可让人头疼了!”公司董事长助理黄洁告诉记者,公司年产废菌包15万包左右,废菌包随意堆放会产生大量霉菌和害虫,造成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
2019年,“科特派”陈秀娟团队来了后,这种现象得到很大改善。“我们发现废菌包中含有葡聚糖等多种营养物质,可用于绣球菌的二次栽培和其他蔬菜的无土栽培,还可直接还田改善土壤环境。”陈秀娟说,她们通过多次试验,建立起一套废菌包二次生产工艺操作标准流程,解决了绣球菌废菌包环境污染和资源可重复利用难题。截至目前,废菌包二次循环利用技术累计推广应用700万袋,节约成本300多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不仅如此,陈秀娟还带领团队积极研发废菌包在蔬菜育苗、栽培方面的应用,实现废菌包多途径、高效率的循环利用。
目前,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先后在南通等地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5个,不断完善“科研院所+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生产模式,为种植户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服务,带动周边农民走上致富路。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福州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基地作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群众传技术、送种子,吸引更多有志青年了解农业、投身农业、创新农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陈秀娟说。
福州日报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陈枫 陈何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