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港口汇聚的蓝色动能不可估量,大型枢纽机场的辐射功能超乎想象。时下,福州的港口,门机矗立,巨轮穿梭,海浪与轮船共奏发展之歌;福州的机场,飞机起落,机械轰鸣,海风与塔台同谱开放之曲。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福州蓄势增能再出发。抢抓建设福州都市圈、实施强省会战略等重大机遇,福州加快项目建设,海空并进,打响海港空港国际品牌,加快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建设深水泊位 支持港口发展
不久前,罗源湾北岸传来好消息——总载重21万吨的轮船“辉煌”轮顺利靠泊罗源湾北岸将军帽码头作业区。这标志着罗源湾北岸在通航能力和船舶适应性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将为港口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经济的发展带来旺盛的运输需求。依托天然良港,福州加快港口功能拓展,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
顶着强劲的海风抵达松下港区牛头湾作业区12号、13号泊位,只见高大崭新的门机矗立,巨幅防风抑尘网将码头围起……目前,两个泊位工程已进入扫尾验收阶段,投产后将为福州港增添两个新泊位。
作为目前松下港区最大吨级的泊位,12号泊位建设规模为15万吨级通用散货泊位,设计年货物吞吐能力为541万。13号泊位则为7万吨级通用泊位,设计年货物吞吐能力为250万吨。两个泊位总长531米,陆域纵深约1千米,形成的场地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
大型船舶能为企业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建设大吨级的泊位也是顺应船舶大型化的需要。“12号泊位码头水土结构按靠泊20万吨级散货船设计,这意味着待外部条件完善,12号泊位就可以升级为20万吨级泊位。”福州牛头湾码头有限公司张工介绍,两个泊位预计明年3月份完成竣工总验,正式投入运营。投产后,不仅将进一步拉动周边经济发展,同时可增加约300个工作岗位。
在福州港江阴港区,7号泊位码头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福州港江阴港区6号、7号泊位工程是江阴丝路海港城重点项目,总投资19.6亿元,建设规模为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兼顾少量危化品货物集装箱)以及相应配套设施。
福港集箱总经理助理阮寅锴介绍,7号泊位正开展20万吨扩能工程前期工作和初步设计编制,计划于2022年完成泊位码头水工主体交工验收,并开工建设20万吨扩能一期工程,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6号泊位码头水工主体已于今年3月交工验收。
发展临港工业 集聚“蓝色动能”
连江县可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能源集团福建罗源湾港储电一体化项目不久前迎来关键节点——1号机组一次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顺利移交生产,标志着福州首台百万千瓦火电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福建罗源湾港储电一体化项目由国能(连江)港电有限公司规划建设运营,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和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全国首台百万千瓦火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的示范项目,总投资约102亿元,由电厂工程、电厂储煤场工程、码头工程三个独立核准或备案项目组成。
其中,电厂工程是集工程设计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工程,采用了国际、国内20余项领先技术,一期建设两台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配套建设单条10万吨级封闭式条形煤棚。1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期间,供电煤耗仅为271.2克/千瓦时,达到同类型机组一流水平,而且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实现机组绿色、节能、低碳、高效运行。2号机组同步施工建设,已经完成厂用电受电、锅炉水压试验、汽轮机扣盖等工程节点,计划明年并网发电。届时,两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80亿千瓦时,年利税约4亿元。
同时,该项目码头工程1-3号泊位可同时靠泊2个30万吨级兼靠40万吨级散货船泊,预计2022年1月底完成交工验收,3月底取得码头运营许可证条件。
在完善港口能源布局、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的同时,福州临港工业也在蓬勃发展。
罗源湾北岸,宝钢德盛、闽光钢铁等龙头企业正加快提升产能规模、补齐链条短板。
时下,宝钢德盛绿色产业基地钢铁产能置换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炼铁产能213万吨、炼钢产能322万吨,实现宝钢德盛BN(200)、300、400系及优特钢品种全覆盖,年产值300亿元。
与此同时,罗源闽光钢铁公司,也在打造“龙头更强”的道路上加速奔跑。目前,企业正实施产能置换及配套项目,并新建年产130万吨H型钢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炼钢320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150亿元。
罗源湾南岸,涌动着澎湃的动能。可门经济开发区已吸引央企、国企入驻,初步形成以申远新材料为龙头的纺织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华电可门火电和国能港电为支柱的能源电力产业集群,以华电储运、可门港物流为龙头的现代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以瑞玻玻璃为龙头的高端玻璃产业集群。
福清江阴港区,3条精细化工产业链正在打造。以万华化学为龙头的异氰酸酯产业链,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MDI生产基地;以中景石化为龙头的聚丙烯产业链,打造全球唯一的丙烷全产业链,形成全球最高的聚丙烯薄膜产量;以坤彩为龙头的钛铁颜料产业链,珠光颜料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已达45%,位居首位。
推进机场扩容 提升城市能级
大型交通枢纽之于经济体,好比关键脉络穴位之于有机体,穴位激活,体魄方能精进。随着经济结构和技术体系的发展,空港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机场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一架架飞机如银燕升起又降落,架起福州对外开放的空中桥梁。与此同时,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也在稳步推进,为福州提升城市能级,参与更高层次竞争蓄势增能。
机场二期项目主要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机场工程,供油工程,空管工程以及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目前项目工可、初设均已获批,正全力推进中。
飞行区工程建设现场,海风劲吹,200多台机械齐开动,进行原地面碾压、土方填筑等作业,3600米的跑道雏形已经显现,场面蔚为壮观。目前,飞行区主体工程4个施工标段己动建,正开展沟塘处理和土方工程施工。此外,供油工程、空管工程等,已经或即将开展施工招标等工作。
按照规划,二期扩建工程将在现有T1航站楼东侧新建T2航站楼和一条长3600米、宽45米的第二跑道,飞行区建设等级为4F。在T1、T2两个航站楼中间建设综合交通中心和停车楼,并引入地铁、高铁、城市快速公路等多制式交通。2030年实现年旅客吞吐量36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5万吨的目标。
福州(长乐)国际航空城指挥部建立“每日一报、每周一协调、每月一奖惩”制度,将项目建设、征地拆迁、手续报批等方面工作形成工作日报,推进有关项目均按序时进度完成任务。采访当天,记者在建设工作日报中看到,庞大的项目被量化成为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任务,正扎实推进。
作为福州市中心与滨海新城之间的快捷交通动脉,滨海快线(即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F1线)也在加速推进。目前滨海快线15个车站工程已全部开工,6个站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4个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2个站正在土方开挖;3个站正在进行围护结构施工。全线已投入13台盾构机,2座隧道单线贯通,1个区间矿山法施工已完成。
机场二期还将引入机场第二高速公路、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F1线、福莆城际铁路F2线、福宁城际铁路F3线等多制式交通,打造以机场枢纽为核心,3条城铁、2条高速公路为放射骨架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形成福莆宁“1小时交通圈”,为福州都市圈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航空城 提质临空经济
大型交通枢纽的建设带来的绝不仅是交通方式的改变,还有带动区域发展的内在动力。利用航空枢纽带来的流量,福州临空经济区正在培育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国际化程度高的产业。
位于临空经济区的福米智能制造产业园恒美光电偏光片项目现场,桩基施工、钩机作业声不断。
今年3月,全球首条8k超高清电视专用偏光片产线及配套工厂动建,建成后福州恒美将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偏光片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8000万平方米。未来,通过新建及整合偏光片产线的方式实现偏光片规模化生产,预计2023年恒美光电偏光片年产能有望突破2亿平方米,可满足30%国内市场需求,大幅缓解偏光片的供需压力。
福米产业园规划2+3光电产业链项目,包括恒美偏光片项目、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2大核心材料项目;福美偏贴(opencell)、显示模组+整机终端、半导体(射频、光伏、新能源汽车、卫星接收等应用终端)3大数字终端,打造以光电显示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为双核发展驱动8K高清显示及数字终端集群。
除了以福米产业园、阿石创、骏鹏智造为代表的新材料制造产业,目前,福州临空经济区内已形成以网龙智能教育小镇为龙头的信息科创产业;以菜鸟、京东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产业;以德诚黄金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
今年9月,福州(长乐)国际航空城指挥部成立,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纳入指挥部统一协调。从临空经济区到国际航空城,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为依托的临空经济版图再次提质升级。
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集约用地”的原则,国际航空城规划范围初步设想为172.5平方千米,并按照功能区块形成以机场为中心的“三圈层、三链条”的规划布局。
半径3千米核心圈层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航空制造、飞机维修等产业;半径5千米紧邻圈发展航空关联产业与临空综合产业,装备制造、设计研发、商务办公等产业;半径10千米相邻圈发展高端制造产业以及公共物流、商务交流会展、休闲旅游等城市配套产业。同时,按照三个圈层产业类型串联为航空链、城市产业链、城市服务链三大核心产业链群。
福州日报记者 冯雪珠 见习记者 万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