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解读《关于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12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福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实化细化具体化,为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明确了任务书、路线图。
这份指导今年乃至“十四五”时期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件有何重大内涵和深意?福州将如何绘就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画卷?记者采访了文件起草组,解读该文件内在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务农重本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就做好“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了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这篇重要文章,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围绕总要求,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力争用3个五年规划期让农业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赶上来。
福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今年3月制定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接续印发《实施意见》。如何理解和把握一系列的部署安排?
“市委和市政府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在与原有文件有效衔接的同时,进一步秉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更加注重总结提炼我市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经验做法。”起草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意见》紧扣省会城市特点,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实施“产业带动、美好家园、文明铸魂、网格治理、强基固本”五大工程、16项重点任务、4项保障举措,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福州的目标是“基本建成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因地制宜
走好乡村特色路
加快推进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健全乡村网格化治理体系;深化移风易俗示范镇村评选……细读《实施意见》,不难发现,措施中融入了福州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探索的经验,让这份文件更有实操指导意义。
福清市依托养殖鳗鲡得天独厚的条件,创新“生态养殖”模式,着力打造“世界鳗谷”,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连江县依托海洋资源优势,谋划建设“筱埕海上综合产业园”;闽清县大面积栽培高产优质的名优特果,建成万亩橄榄产业基地,带动村民增收……各县(市)区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带来区域发展差异,各美其美才能发挥特点和优势,实现美美与共。据此,《实施意见》提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借鉴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和全产业链运作等模式,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园)、一县多园”的梯次布局。
琅岐“菜篮子”基地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的。经过20多年发展,琅岐基本形成了“一区三基地”的现代果蔬发展新格局,是全市乃至全省的“菜篮子”。如何加快推进新时代琅岐“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意见》提出,支持福州振兴乡村集团等国有企业参与琅岐“菜篮子”基地建设,积极对接引进顶尖农业育种团队和科技企业,努力打造“种业硅谷”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探索形成“可参观、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真正让政策惠及群众,必须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实施意见》在实施“网格治理”工程中提出,要搭建网格化治理体系,打造农村“无疫村社(居)”,织密扎牢村社(居)疫情防控网,保障群众生命安全。进一步优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功能,推动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统筹各方力量,实现一支队伍、一管到底。仓山区盖山镇结合城中村实际,分级建网,层层细化,建强网格组织,“快准严实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快速推动社会面动态清零目标。
“数字化”作为福州特色,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闽侯县“One Pake智慧AI云上”安全平台、“村民服务”小程序,提供在线咨询、政务公开等服务;青口镇首创“AI外呼系统”,1小时完成1500名受访者的信息流调工作……数字化为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实施意见》中,还探索了数字赋能乡村的更多可能: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举办农村电商主播达人培训班,培养涉农电商人才,打造农村电商销售人才队伍;加快农村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场景建设,引入信息化技术,筑牢数字乡村的发展基础;积极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打造各具特色的数字乡村样板。
塑形铸魂
绘就美好家园新画卷
永泰县渔溪村里,清凉溪潺潺而去,亲水慢道、三角梅、桂花、芒果树点缀乡间。这里,是当年“尼伯特”台风期间受灾严重的区域,村里围绕脆弱小流域生态问题展开的一系列保护修复,让清凉溪等大樟溪二级干流沿线的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得以重塑,也把生态休闲空间带给百姓。
起草组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福州坚决落实河(湖)长制,从2020年12月起,就将每年的3月14日定为福州市“河长日”。为了加快实现水质全面提升目标,市里自加压力,把每月14日都作为“河长日”,开展集中巡河护河,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在《实施意见》中,河(湖)长制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河长日”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成为“河长日”重要内容,通过以水带岸、水岸同治,推动全社会共守水清岸绿美好家园。
纵观福州,一处处美丽家园在乡村振兴中蝶变。永泰用一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两岸十村的风光;罗源的“两翼”食用菌辐射带动畲汉同胞增收致富;晋安区九峰村坚持“农业为本、旅游兴乡”,在保护中探索开发路径,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如何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实施意见》提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大力培育“有礼有福”文明建设品牌,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队,引导农民守法致富、勤劳致富,弘扬正能量,创造新的美好生活。
创新机制
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路线图”已定,如何保证推进有序?《实施意见》提出了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实行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以奖代补”机制以及市域内镇村结对帮扶机制等。
《实施意见》提出,按照“参与越多、积分越高”的原则,通过设置积分任务、设立“积分超市”、建立积分兑换机制等方式,激发农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农村群众守护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是在总结提炼经验后,探索形成的有效方式。”起草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初,积分制在长乐、福清、永泰、罗源等4个县(市)区探索实行,取得不错的成效:
福清市江兜村设立村级“红黑榜”,“红榜”宣传典型榜样,“黑榜”曝光不文明行为,实现环境整治“要我做要我改”向“我要做我要改”转变;长乐区鹤上镇东平村建立积分换物质、积分换服务、服务换积分、物质换积分等方式,实现多元可循环、能持续的积分兑换机制;永泰富泉乡协星村开展文明积分制考评工作,示范户不仅能被授牌,还有奖励金;罗源县白塔乡实行“双积分制”模式,重点突出落实“门前三包”、垃圾分类、庭院整理、乡风文明等美好家园建设,推动乡村治理从“村里事”变“家里事”。
除了在实践中被证实行之有效的经验成果,《实施意见》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机制,持续加大统筹协调、督促引导工作力度,推动政策压茬落地、稳定接续。
现代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将由市委和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全市农业产业总链长,县(市)区党政分管领导担任本地产业链链长,推进产加销服贯通、农食文旅教融合;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制定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付费服务办法,凝聚起人居环境整治的整体合力;深入开展市、县和县级涉农部门领导干部“包镇村促发展”活动,探索建立市域内镇村结对帮扶机制,以强带弱,不断缩小区域内的乡村发展差距。(记者 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