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福州解放大桥边 “闽江之心”熠熠生辉
福州晚报
2022-08-17 09:40

今天是8月17日,福州解放日。73年前,解放福州的胜利号角,在福州解放大桥上响起;73年后,这里被打造成“闽江之心”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造福于民。

福州解放大桥边 “闽江之心”熠熠生辉

夜幕下的解放大桥。

勇夺万寿桥

解放大桥,原名万寿桥。解放大桥名字的由来,源自解放福州战役。1949年8月17日,解放福州城区的战斗从猪蹄岭开始,至夺取万寿桥结束,由28军82师245团担任主攻。当时,闽江从西向东横贯福州,万寿桥横跨江面,是连接福州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2019年,本报记者采访了参加解放福州战役的随军记者王竞。王老先生回忆说:“听说敌方在万寿桥上安了炸药包,指挥所立即派人排查,将炸药包丢入江中,保住了这座古桥。”解放福州城,解放军伤亡1500余人;攻占万寿桥,伤亡70多人。为纪念福州解放,万寿桥改名为解放大桥。

1950年8月14日,为纪念福州解放一周年,福州市政府决定,将横贯福州南北的中正路、斗门路、福德路、茶亭路、吉新路、横山路、小桥路、中亭路统一改名为八一七路。八一七路北起鼓楼,南至解放大桥,是福州城最早的马路,也是福州城市历史发展中轴线。八一七路见证了福州的新生,沿线由北至南贯穿东街口商业圈、南门兜、茶亭街、横街、中亭街商业圈等多个商业集散地。

桥头丰碑立

2009年,本报热心读者、福州籍退役军人葛椿向本报建议:“在解放大桥桥头立起解放军攻打万寿桥的群雕。”2016年5月4日,卢福祥等当年参加解放福州的老同志,向市委和仓山区委建议:在解放大桥桥头仓前公园内设立解放福州纪念碑。

2019年,解放福州纪念碑落成,立于解放大桥南桥头仓前公园。记者看到,纪念碑由碑文和碑记两部分组成。碑文为“解放福州纪念碑”,刻在一块重32吨、长5.3米的花岗岩上;其下方是碑记,刻在由花岗岩打造的一本展开的“书”上,记载了解放福州战役史实。

“嵌入”新地标

1970年,解放大桥加高、加宽,采取桥上加桥的形式,保持原有元代石梁桥和民国钢筋水泥桥的桥面,并跨“中洲”,把万寿桥和江南桥连成一体(台江和中洲岛间称万寿桥,中洲岛和仓山间称为江南桥),成为福州第一座跨江大桥。之后,“二桥”闽江大桥、乌龙江大桥、三县洲大桥等20多座跨江大桥先后建成。

今天,“闽江之心”成为福州城市新地标以及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点。解放大桥是“闽江之心”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它与闽江大桥、鳌峰大桥等形态各异的桥梁,串联起十里闽江。每到夜晚,从台江码头出发,乘坐闽江游轮,两岸流光溢彩,景色迷人。

同时,作为“闽江之心”核心段、重要节点的中洲岛,加快推动建筑功能导入、安全整改、景观整治、业态提升,努力打造“闽江之心”最美滨江会客厅。

什么是“闽江之心”?它西起三县洲大桥,中接解放大桥,东至闽江大桥的陆地及水域,涉及台江码头、青年会、青年广场、苍霞公园、中洲岛、江心岛等,是福州南北古城文化中轴线与闽江山水文化轴的交汇点,也是福州“两江四岸”重点打造的核心段落,将助力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福州解放大桥边 “闽江之心”熠熠生辉

万寿桥旧图。仓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相关链接

解放大桥的前世今生

解放大桥最早只是宋代兴建的闽江上的浮桥。元代由万寿寺僧人募款修建为石梁桥,命名“万寿桥”。

1930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的公路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解放大桥。

1995年,因洪水冲击,解放大桥桥墩崩离原位,即行停用,拆除重建,并于1996年9月竣工,成为全国第一座五连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记者 郑瑞洋/文 林双伟/摄)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