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福州打造“五治融合”市域社会治理模式
福州日报
2022-12-22 09:55

激活新动能 共绘“同心圆”

福州打造“五治融合”市域社会治理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以政治强引领、法治强保障、德治强教化、自治强活力、智治强支撑,用“五治融合”绘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探索出一条具有福州特色、符合治理规律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奋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的“福州样板”。

近年来,全市群众安全感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福州市获评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中国宜居宜业城市、中国十大“最美之城”等,连续4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连续5年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市”。

聚焦政治引领

坚定治理“主心骨”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突出政治引领是首要。福州市始终把讲政治贯穿市域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工作作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动纲要、推动福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推进。

福州还把平安建设、社会治理与各部门主责主业紧密结合,党政主要领导已连续24年签订平安建设责任状,协同搭建覆盖12个县(市)区和高新区、173个乡镇(街道)、140家市直和中央、省直驻榕机关,以及564家二级单位的平安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和联动工作网络。

与此同时,福州常态化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行动,机关干部“双报到”持续深化,近邻党建内容日益丰富。目前,已成立各类区域性党建联盟368个,镇街、园区、“两新”组织等党代表工作室510个,统筹建成集党建、治理、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社区党群服务场所929个,居民小区(自然村)党支部4893个、楼栋党小组3265个,配备楼栋长1.6万余人,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直达“神经末梢”。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安民巷立本弄3号总会迎来络绎不绝的市民和游客。这里是中共福州市委旧址,记录了翁良毓、方尔灏、徐琛余哲贞夫妇等革命志士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如今,在这里以及上下杭中孚药行、浦城会馆等红色古厝里,内容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精品课程,形式多样的宣讲,吸引越来越多人驻足聆听、学习,进一步筑牢了社会治理政治引领的根基。

聚焦法治保障

筑牢治理“压舱石”

在闽侯荆溪的闽江之滨,闽侯法治廉政文化公园是附近居民饭后休闲的好去处。公园以自然天成的湿地景观为依托,融合廉政元素,汇聚清风正气,是闽侯县面向社会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福州市基层法治宣传工作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福州市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着力提升基层法治宣传工作水平,持续推进“一县(市)区一品牌”普法依法治理示范点培树工作,以项目化推动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培育出一批特点鲜明、氛围浓厚的法治品牌。

在科学立法上,福州市制定法治福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以及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文化建设三项实施方案,编制“八五”普法规划,擦亮“立良法、谋善治”的法治底色。《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颁布施行,将社会信用、历史文化保护、城市管理等领域的16项草案纳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以优质的立法成果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在公正执法上,福州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将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情况纳入年度依法行政绩效考核,规范开展执法案卷评查等工作,执法工作满意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在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法律服务实效上,福州也取得了亮眼成绩。“我们积极打造全国首个实体法务服务中心——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建设法务企业共享空间、榕城融法‘7+1’实训基地等平台,提供商事立案、诉讼、司法鉴定等180多项法务、泛法务服务,推动形成新型法律服务生态圈。”市委政法委相关工作人员说。

聚焦德治教化

架设治理“连心桥”

“这里的古代名人家风家训让我看到了家乡文化的另一面,每句话都是先人的谆谆教诲,我要把它们抄下来,好好记在心里。”今年暑假,在鼓楼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加研学的延安小学学生袁瑶说。

一代代名人的家风家训,是源远流长的闽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福州市充分发掘、整理各县区名人家风家训,选树、建设了38个省市级家风家训乡贤文化馆(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馆),将宝贵精神财富物化为可感可见的物质载体,激励社会崇德向善,教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此外,通过开展“晒家风”“传家训”“美好家风我传承”等主题活动,精心培育移风易俗、“我们的节日”“书香润榕城”等“福文明”品牌,全市涌现出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3户、第二届省文明家庭11户,全国五好家庭4户、省五好家庭11户,全国最美家庭4户、省最美家庭22户。

如今,福州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建成了280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108个示范基地,打造“闽都文化传承保护”“爱心茶摊送清凉”“茉莉花香幸福城”等一批具有福州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以架设邻里和谐幸福的连心桥助力社会综合治理。

聚焦自治强基

撬动治理“内生力”

鼓楼区中山路上,一座由古厝改成的居民议事厅引人注目。社区里需要协商处理的大事小事,都在这里开展民主协商,由中山社区居委会邀请居民、相关单位代表一起参加。

“我们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群众自治机制,推行‘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网络,推动党政与居民零距离互动。”中山社区党委书记黄斌表示,从文艺活动安排到垃圾屋选址,从街巷改造到小区电梯加装,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积极主动参与协商,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

除了将近邻党建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福州市还制定《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开展新一轮社区综合提升行动。鼓楼区东光花园、台江区苍霞新城等一批老小区的华丽蜕变,就是其中的生动案例。

推动自治高效联动,离不开网格治理。今年秋冬之交,疫情肆虐,福州市进一步完善网格“平战结合”转化工作机制,统筹4万余名六类网格员,协同6万余名增援干部和15万余名社会志愿者,下沉至7023个公安防疫网格,共同抗疫守护居民健康。

完善社区治理,还需要社会协同的合力。福州市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机制,累计投入力量1.6万余人、资金2309万余元,实施64项市级“五社联动”项目,培育规范社会组织162个,累计开展服务2000余场次,惠及群众26万余人次。

聚焦智治支撑

激活治理“新引擎”

在鼓楼区三坊七巷社区,社区警务室作为智慧警务室试点正在推进完善,可实现辖区动态信息实时汇聚分析。“我们结合平安小区建设,从监控覆盖、道闸门禁、亮灯工程等入手,持续提升智能化水平。”社区党委书记崔蕊芬介绍,今年9月底,社区实现了平安智能小区全覆盖。

近年来,我市发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永久举办地优势,坚持以数字福州建设成果为支撑,推动现代科技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2021年12月,“福州城市大脑·智慧停车系统”正式启用,该系统接入城区56家公共停车场、1.6万个道路停车泊位。登录“e福州”APP,市民即可随时查看剩余车位数,实现精确导航,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智能交通、智慧建设、智慧市政、智慧医疗……在市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城市大脑”逐渐大显身手。如今,福州全市政务数据储备量已超过53.88亿条,月均调用量超过800万次。智能门禁、道闸、智能水电表等物联感知设备,开始逐步走进各个社区,智慧社区试点在不断探索中逐步扩大。

数字赋能智慧政务建设,我市印发《福州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若干规定》《福州市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方案的通知》,承诺服务办理时限压缩比位列全国第一。目前,全市“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全程网办”事项数占比分别达98.84%、84.31%、74.61%,“一码通行”“一证通办”城市民生服务模式走在全国前列。

数字惠民、智慧便民服务,延伸到了街镇、村居。在榕城各社区,409台“e福州”自助服务终端将服务送至家门口,113项政务服务事项直接下沉社区窗口,让群众生活和办事就像购物一样方便舒心,“15分钟便民生活圈”触手可及。

以市域之治筑牢幸福之基。“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州、法治福州,不断健全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以更广泛的‘五治融合’助力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杨莹 胡一晟)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