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沿着郑和下西洋的长乐印迹 扬帆向海见证600年海丝风华
福州日报
2023-09-25 10:23

滔滔闽江水,一路奔腾向海。在江岸边的郑和广场上,一座高大庄严的郑和石像临江而立,手执出海文书,目光坚定,眼中尽是对未知世界的期待和憧憬。一路之隔,郑和船队的福船模型“扬风启航”,威仪四方。

这是郑和在长乐留下的印迹。追随滔滔江海,穿越时光之流,600多年前,郑和船队在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开启了长达28年的航海时代,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600多年后的今天,郑和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深深烙印在这座城市中,在传承郑和文化之路上,长乐书写着海丝文化的新篇章。

沿着郑和下西洋的长乐印迹 扬帆向海见证600年海丝风华

郑和广场上的郑和石雕像。记者 林双伟 摄

郑和文化地标10月点亮

登上长乐塔山顶端,一座圣寿宝塔(又名三峰寺塔)雄伟高耸。

“当年,郑和船队以此塔为航标,通行太平港。他经常登上圣寿宝塔远眺太平港,每次出入闽江口时,还凭借圣寿宝塔的位置来确定航线。”长乐郑和史迹陈列馆馆长陈迟介绍,因圣寿宝塔对开洋出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郑和在往返泊舟太平港时,多次出资修葺圣寿宝塔。

600多年前,在太平港,郑和船队上百艘驻泊的舰船从这里出海,2万多名壮士随船在隆盛的威仪中起航。

为什么选择长乐?“长乐有优良的港湾,物阜民丰。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就在此造船,这里不仅航海技术先进,而且拥有经验丰富的水手及舵工、火长等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当时的长乐太平港江面宽阔,适合水师演练。”陈迟介绍,郑和船队还可以直接从闽江进入太平洋。

据介绍,在第七次下西洋前,郑和命人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新建三清宝殿。南山上,塔、寺、宫、殿俱全。如今,这组建筑在历史更迭中,仅留下一座三峰寺塔,让后人得以在珍贵史迹中回望过往。

今年正值长乐建县1400年,长乐区启动三峰寺塔亮灯工程。目前夜景灯光正在加紧建设,将于10月实现亮灯,点亮郑和文化地标。

从遗迹回溯海上丝路印记

上世纪80年代,为保护与郑和有关的文物和史料,长乐修建了郑和史迹陈列馆。馆内,一块镇馆之宝——《天妃灵应之记》碑,是郑和下西洋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好见证。

在第七次下西洋前,郑和将《天妃灵应之记》碑镌嵌于南山宫殿中。上世纪30年代,《天妃灵应之记》碑出土,一时轰动海内外。

该石碑碑文共有1177字,至今基本完整可读,不仅详细记载了郑和奉命率领船队不畏艰险的远航历程,包括七下西洋的时间、地点、经过等,还记载了海外贸易的成果。其中,碑文明确记载“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是考证郑和下西洋以长乐作为驻泊和开洋地最权威的史料碑刻。

“这块碑是郑和最后一次奉命出使西洋时亲自撰文的。”陈迟介绍,这是目前国内仅存的详细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石碑。

值得一提的是,妈祖文化也是郑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块石碑中,褒扬了天妃(妈祖)的神力,与郑和命人重修的天妃宫相互映衬。1412年,郑和因3次航海活动皆认为受到天妃庇佑,遂奉请朝廷在长乐南山(今塔山公园)修建天妃行宫。遗憾的是,行宫原建筑在抗日战争中被毁。“1984年,在遗址上出土原行宫石柱础5件,大小相同,建馆时作为柱础使用4件,现存一件。”陈迟说。

挖掘传承海丝文化

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非洲等地的37个国家,总计航程16万海里,创造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航线最远的航海纪录,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推向巅峰。

为纪念郑和航海探索精神,早在2002年,长乐政府便发动社会捐资近千万元,在长乐航城街道金刚腿附近,兴建了以郑和下西洋为主题、长约2公里的景观走廊——郑和广场。这里有郑和石雕像、郑和福船、太平港帅营、郑和舟师启锚处、长乐海丝馆(原郑和航海馆)等纪念性建筑。

长乐海丝馆经重新装修布馆,于2021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展馆紧扣海丝文化主题,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为纵线、以海内海外两个长乐为横线,展示长乐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和未来。

长乐海丝馆旁,屹立着一艘郑和福船木质模型。“郑和舰队的许多船舶是在福建建造的。”长乐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著名的郑和宝船采用福建沿海一带常见的福船船型。福船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力船型之一,写下了中国造船史的辉煌篇章。

眼下,郑和广场已和郑和公园、郑和史迹陈列馆等连成一体,构成了长乐当地独特的郑和文化风景线。

“郑和文化是海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乐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长乐先后投入资金对海丝遗址地登文道码头、三峰寺塔等周边环境整治提升,还编撰《海丝拾古》系列丛书,继续做好海丝遗产的调查工作,不断挖掘和传承海丝文化。(记者 余少林)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