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过一杯来自台湾阿里山的金萱茶,让我念念不忘。”30日,来到设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的第二届中国茶叶交易会现场,厦门客商王女士直奔台湾馆,希望能找到更多既便宜又优质的茶叶货源。
为积极探索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新路,本届茶交会专设“台湾精品区”,来自台湾地区的60个企业、商会代表带来地道“台湾味”。展会期间,台湾馆内随处可见像王女士这样“讨茶喝”的客商。30日记者跟随他们走进台湾馆,从三盏清茶中看见两岸的“融合气”。
客商在“台湾精品区”品茶交流。记者 郑帅 摄
第一盏茶:看见两岸情缘
将产品打包好,送走两名福州茶友后,林丽淑利落地收拾好茶具,给记者倒上一盏茶。“之前他们常常在网上买我的茶,今天终于见面了。”林丽淑说,这次参展与其说是来赚钱,其实更像是来交朋友,“我想让更多人认识台湾茶。”
林丽淑与茶的联结,要从一段两岸姻缘说起。她是泉州人,丈夫家在台湾南投的杉林溪茶区,有自己的茶园。她嫁过去后开始接触不同的台湾茶,并慢慢喜欢上台湾茶香气重、回甘长的风格,“好东西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于是我尝试通过互联网向大陆销售台湾茶,当时基本上每天都能开单”。
林丽淑敏锐地捕捉到商机,2012年带着两个月大的孩子回到大陆,注册了“薪传香”品牌,专门经营台湾茶叶,如今在全网平台已拥有10多万的粉丝。
随着大陆电商经济蓬勃发展,林丽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帮助台湾茶农在大陆卖茶。“每次回台湾,我都在各茶山和茶厂奔波,收集茶农生产的优质茶叶。”林丽淑说,台湾茶农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只会做茶不懂卖茶,“我希望可以当一座桥梁,让真正好的台湾茶通过我进到大陆,同时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让大陆茶友有机会接触台湾的好茶。”
第二盏茶:看见产销合作
“这就是台湾高山茶的味道!”在以马内利茶园展位前,捧着白瓷茶盅的几名“老茶客”边回味边赞叹。
“这些是台湾高海拔山区出产的茶,种植时使用有机肥,虽然市场价格较高,但在大陆更有市场。”参展商陈训翔说,他常来大陆参加展会,台湾有很多好喝的茶,却很少有机会让大陆茶友“看见”,“通过展会,看到高山茶这么受大陆茶友欢迎,对我的触动很大。”
“通过在大陆各地参加展会,我也学到一些直播技巧。”陈训翔说,台湾有很多朋友希望他分享一些直播经验,因为很多台湾茶农非常渴望开辟电商销售渠道,但又不知从哪入手,“希望通过展会,让更多的台湾茶人走进大陆,也让更多大陆网友了解台湾。”
另一边,台湾圣峰生技绿茶公司展位前,一排塑料瓶装的冷泡茶吸引众多市民和采购商驻足品味。“为了抢抓年轻人市场,我们今年推出了时尚的冷泡茶,市场反响较好。”公司创始人钟宝珍说,公司1998年就进入大陆推广抹茶、台湾高山茶、东方美人茶等,针对年轻消费者青睐奶茶、果茶的趋势,公司特别推出冷泡茶,深受年轻人喜爱,“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开发适合年轻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深耕这一市场。”
第三盏茶:看见更多机遇
一身黝黑的皮肤,说话前总爱先腼腆一笑,来自台湾南投的张梓平向每一名驻足展位的顾客热情地推介自家产品。
“这些茶出自福建漳平永福镇,如今我们的茶园越来越大,产量也越来越高,这次来参展希望能找到一些大型采购商。”张梓平说,他在台湾老家鹿谷乡有30亩茶园,在第二故乡永福镇有900亩茶园,“台湾的农场一般不大,但在大陆,上千亩甚至上万亩的农场很常见。特别是这些年大陆接连出台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让我从一个‘台湾小农’变成‘闽台大农’。”
在台湾,到张梓平这一辈已经是家族第三代制茶人,因为台湾的土地无法满足种植茶叶的发展需求,2003年他来到漳平种植高山茶。他认为,台湾茶农的经营之道与大陆丰富的土地资源、广阔的市场能产生非常好的融合,“我们茶园套种了许多紫薇树,以后希望可以跟台品樱花茶园一样,发展成观赏茶园,带动观光旅游”。
每年春节,张梓平都会回台湾过年,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乡亲们听。“有些朋友不相信,还专门跑到漳平的茶园来看,看完信服了,回家后帮着宣传推广茶品。”张梓平自豪地说。(记者 唐蔚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