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代表委员共话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
福州日报
2024-01-15 09:50

代表委员共话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

跨越海峡 向“融”先行

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出台,福州被赋予光荣的历史使命。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围绕融合发展所需、台胞台企所盼,如何充分发挥福州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落实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优势转化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以推进祖国统一”推动力的有效路径?连日来,代表委员踊跃建言献策。

闯先行之路

推动重点区域率先突破,以点带面构建全域融合发展格局,福州重点推进与马祖的创新融合。眼下,福州正大力实施“福马同城”工程,推进“小四通”“新基建”项目建设,打造福马“同城生活圈”,在共建共享第一家园上走在前列。

【台胞心声】

“大家一听我用福州话说‘我是福州人’,就知道我祖籍长乐。实际上,马祖的生活圈本来就是和福州相连的。”今年69岁的马祖乡亲曹尔忠说,马祖人祖籍基本在福州,两岸民众同根同源、同文同宗,福马“同城生活圈”是马祖乡亲多年的期待。

【奋进和声】

“小三通”复航后,台胞到福州变得更加便利,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市人大代表洪小祺建议,要紧抓发展机遇,加大航线扶持力度,激发航企积极性,加密福马“小三通”客货航线航班,完善码头、集疏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通关查验、交通接驳等,为两岸往来提供更坚实、更有力的保障,推动福马“同城生活圈”建设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马祖是有名的长寿岛,近年来大力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在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连江则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丰富资源。”市政协委员俞传华建议,积极引进马祖医疗管理经验与模式,谋划两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为两岸其他领域产业融合探索示范样板。

【场外声音】

“水与马祖的民生需求、建设发展息息相关。”福州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向马祖供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已陆续启动,期待两地共同努力,尽早实现“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

增先行之能

产业融合是两岸融合的重要支柱。福州实施“产业融合”工程,不断深化电子信息、能源石化、机械装备等优势产业合作,探索共同打造未来产业新赛道,在深化两岸经贸合作上走在前列。

【台企心声】

来福州多年,福建优你康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彪对中国式现代化深有感触,“只有站上这片土地,才能真正感受到高质量发展给企业带来的加乘效应。”梁彪说,因产能发展受限,公司在2019年来到福州开辟新天地,时隔一年就顺利投产。目前,福州项目已成为亚洲范围内美瞳、隐形眼镜技术领先的开发和产销基地。

【奋进和声】

农业是两岸交流合作起步最早、基础最好、成效最明显的领域之一。市人大代表卢贵云建议永泰县加强与台湾特色产业对接,重点推进精致果蔬、茶叶花卉、休闲观光等交流与合作,拓展“农业+创意、文化、旅游、康养”等模式,支持条件成熟的台创园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聚融合发展。

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市政协委员黄文真提出,依托东南汽车城,发挥两岸新能源汽车互补优势,借助宁德动力电池集群之力,积极引进台湾在电动车产业链上从上游材料和零部件至下游系统整合服务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发挥台湾IC设计与半导体优势,加强榕台在开发新车款、供给全球车厂系统、关键零部件、新型应用服务系统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东南汽车城转型升级为智能制造。

【场外声音】

“台商台企在福州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互蒙其利。”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蒋佩琪说,协会将努力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带领广大台资企业继续扎根福州,助力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与机遇,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注入新动力。

享先行之惠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关键要让台胞台企愿意来、留得住、融得进、发展好。福州大力实施“融通人心”工程,持续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让台胞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台胞心声】

在阳光学院,有近20名来自台湾的教师。“我6年前刚来时,学校只有3名台湾教师。”作为福州引进的台湾教师代表,阳光学院校长顾问、教师发展学院名誉院长马彦彬感慨:“除了资金补助、科研立项倾斜、荣誉授予,福州还对台湾教师的子女教育和住房进行支持,让我们充满幸福感。”

【奋进和声】

市人大代表郑忠棋认为,福州借助两岸社区交流中心打造了很多闽台合作的社区治理品牌。他建议,进一步畅通基层互动交流渠道,推动两岸社区结对共建,在社区设立“闽台服务中心”,为台胞提供生活、工作、法律等方面服务,鼓励更多台胞参与社区融合项目、基层治理岗位,引进台湾社区营造经验,加大对基层村居干部的素质培训,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实际行动打造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温馨家园。

市政协委员纪荣凯建议,要进一步落实马祖乡亲在福州同等享受当地居民待遇。“在福州探索试行公共服务一卡通,率先实现马祖同胞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同时,加快提升台湾居民居住证‘含金量’,在加快终端配套接入的同时,让持有居住证的马祖同胞可在生活工作层面享受更多便利,逐步落实其与居住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场外声音】

“我们将持续增强在榕台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鼓励台湾人才来大陆就业创业的政策服务体系,扩大台湾地区职业技能资格直接采认范围,帮助台湾各领域人才抢抓大陆发展机遇、分享大陆发展成果。

话先行之情

两岸融合发展的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希望在青年。在密切两岸人文交流上走在前列,福州发力“凝心聚力”工程,深化榕台民间基层交流,推动两岸文旅融合发展,做强榕台青年交流品牌。

【台胞心声】

“我是‘海青节的女儿’,也是新闽清青年。”台青曾芝颖在各种两岸交流场合,总爱把这句话挂嘴边。2018年,曾芝颖在大陆的追梦之旅因为海青节出现了转机。如今,她带着台湾青年与当地青年一起扎根闽清,融入乡村振兴大潮,筑梦福州乡野。

【奋进和声】

市人大代表余峰建议,结合福州市近期组织开展的“台胞寻根工程”工作,联合台湾福州同乡社团等社团机构,持续开展台湾乡亲来榕寻根访亲活动,并可纳入海青节子活动中,进一步深化福州市榕台交流品牌“榕台缘·一家亲”系列活动,通过对福州市寻根资源进行深入梳理,不断挖掘榕台交流的历史人文资源,共同弘扬祖居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探究共同的历史根脉。

乡村工匠是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人和守护者,台盟福州市委会建议,以“工匠精神”为纽带,促进两岸乡村振兴合作共融。通过建立两岸乡村工匠交流机制,组织两岸乡村工匠参与实地考察、培训讲座、座谈交流等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还可建立两岸乡村工匠联盟,让两岸乡村工匠共同参与乡村产业和文化建设。”

【场外声音】

“推动两岸越走越近、越走越亲,青年可阔步先行。”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发挥广泛联系青年的优势,结合台青需求和特点,创新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实践活动,助力台青更好融入福州。(福州日报记者组)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