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福清市港头镇水波潋滟,水鸟翩飞。一汪汪清澈明净的湖水,如蛛网似的,环绕着一座座村庄,生生不息地滋养着这片沃土,倒映出港头镇村美、业兴、人和的幸福生活。
从曾经的“一水难求”到如今“因水而兴”,持续释放生态红利,福清市港头镇究竟做了哪些努力?
福清市港头镇俯瞰图。福清市港头镇供图
以水靓村 展出河湖新风貌
福清市淡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尤其是位于龙高半岛的港头镇,由于旱多雨少,长年饱受缺水的困扰。当地群众的日常用水多以浅层水井供水为主,在枯水季节水量没有保证,同时地下水污染重、水质差,严重危害群众的饮水用水健康。
面对先天不足的劣势,如何迎难而上,让百姓用上“放心水”,还村庄一片绿?还得“对症下药”。
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福清市港头镇党委围绕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等目标,因地制宜、分类分批有序推进全域治水工作,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滴水窥见大民生,农村饮水安全是最迫切的民生。为强化用水保障,港头镇紧紧围绕“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大安全”的城乡供水新理念,投入3198万元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完成15625户城乡供水入户管接入工程,接管率达97.2%,使用率由72.8%提高至81.6%。同时,完成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涉及港头段5.8公里管网铺设工作,全力保障“一闸三线”工程港头段输水线通水,造福30万群众,让全域百姓“共饮一碗好水”。
港头焖面一条街。福清市港头镇供图
夜幕降临,港头焖面一条街的生意随之火爆起来。热腾腾的焖面出炉后,商铺所产生的污水便及时排入管网,在发展夜色经济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这得益于港头镇大真线沿线污水管网的覆盖。
为推进控源清水,港头镇大力推进镇村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利用镇区道路改造提升的契机,新建镇区污水管网2公里,新增污水处理站1处,日处理量约200吨;投资3965万元开展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铺设污水主管网30余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设施7座,日处理量共计约1000吨,有力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处理率。
“以前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很多农村依然处于‘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状态,从没想过河水能像今天一样清澈!”看着港头镇的变化,东翁村村民老王止不住地感叹。通过全面排查水体污染、垃圾乱倒等各类水环境突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53项,实行销号管理。主题教育期间,镇村两级共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3余场次,清理水塘31口、生活垃圾82.3吨,持续对辖区内环境卫生进行拉网式清理、全方位整治。
港头镇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福清市港头镇供图
以水兴业 催生乡村新经济
恒盛合作社尖椒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内,一条条滴灌带将水和肥料精准送达植物根部,只需开关阀门便能轻松完成灌溉。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滴灌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用水量和人工成本,还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水稳定,则产业兴。作为农业大镇,福清市港头镇党委坚持“以水调结构、以水定产业”的农业生产节水思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做好田间节水文章,走出了一条高效节水促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推行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使“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喷灌”,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双赢”。福清市港头镇2023年累计建设节水灌溉耕地1700余亩,其中滴灌1200余亩、喷灌500余亩,逆转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困境。规模化种植低耗水的胡萝卜、尖椒等特色作物,产量达1.2万吨,港头镇后园村更是凭借尖椒产业荣获福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恒盛合作社尖椒种植基地。福清市港头镇供图
除了“智慧种地”,另一头的陈库村后红自然村利用节水高效的“智慧养殖”体系,同样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作为港头镇畜禽养殖场整治后唯一保留的养猪企业,在镇党委“党建带企建”模式的推动下,福建闽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大力实施技改升级,打造智能化高楼养殖和循环农业经济产业园,投资3000万元,打造花园式楼房养猪用地100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堆车间加工用地20亩,生态种植用地1160亩。
“相比传统平房养猪,楼房养猪可节约用地90%以上,节约用水70%以上。”养殖场负责人介绍。此外,通过实行楼层单独管理,引进现代化智能喂料系统,还能够大大提高效率、扩大规模、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和爆发瘟疫的风险。
原有生猪养殖模式下,饲养生猪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处理将花较大成本处理。通过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高科技术的运用,能够对现有养殖场废物进行循环有效的利用,将猪粪经过环保深度处理成有机肥,沼液直接服务于红心火龙果、柠檬等特色果园种植基地,构建绿色有机的立体循环产业链。同时,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将处理消毒后的污水用于冲洗猪圈,实现畜牧养殖业向节水化、清洁化、生态化的转变。
以水为媒,一批批特色产业、新兴业态拔节生长,催生着美丽乡村新经济。眼下,西芦村恒盛蔬菜园、后园村千亩尖椒基地、陈库村火龙果基地等优质规模农业项目做大做强,集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旅游度假、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东翁洋农旅融合项目有序推进,港头乡贤馆、焖面文化展示馆、闽王后裔聚居地、占阳八扇厝等“一村一景”文化品牌不断擦亮……
以水润心 融出和美新乡村
河道沿线,沥青马路平整,两侧景观绿化提升、基础设施齐全,沿途村庄依山傍水,坐落有序。目之所及皆是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美丽景象。
在港头,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精神文明创建蔚然成风,村里的“大事”“小事”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我们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动员党员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中主动作为,回应群众诉求,以办好民生实事彰显主题教育实效。”福清市港头镇组织委员高清云说。通过健全多部门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今年以来镇村两级调处矛盾纠纷450起,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化解在一线,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
污水管网项目建设期间,镇村两级组建3支党员志愿队伍,通过拉家常、劝说等方式,成功调解污水管网矛盾纠纷25起,架起人与水之间的幸福桥。
同时,发动志愿队在全镇范围内持续开展节水措施宣传,让缺乏节水意识的村民充分了解到水资源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来,推动全镇形成节水护水的美丽乡村新风尚。
“现在水清了、岸绿了、鱼来了,在河边遛弯、健身成为出门放松的好方式。”漫步在沁塘村水稻公园步道,悠闲散步的老人、沿河跑步的年轻人、追逐嬉戏的孩童与清新扑鼻的稻香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2024年,港头镇还将推动总投资260万元的光辉村-东光村高干渠生态休闲步道建设工程项目,同时拟投入1800余万元,对总长6公里的沁塘湖及华北河流域、总长4.2公里的占阳河、总长2.5公里的东翁洋进行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护岸并配套休闲健身步道,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家园。
沁塘村水稻公园。福清市港头镇供图
眼下,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这既是“画卷”,也是港头镇写好“水文章”的满意“答卷”。“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巩固提升河长制工作成效,推动一个个治水工程、民生项目落地见效,并持续创新探索‘微网格’环境治理模式,让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志愿者等落格落责,覆盖到全域治水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使建设美丽乡村的步伐走得更快更稳更实。”福清市港头镇党委书记郑锋如是说。(陈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