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生产车间内,灵巧的机械臂上下舞动,现代化生产气息扑面而来;凭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小企业共享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等信息,统一调配产能……放眼榕城,一个个制造业企业通过生产换线、人机协同、上云上平台等方式,从传统生产模式中“破茧而出”,加快实现“蝶变腾飞”。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智改数转”(即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兴赛道。以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福州聚焦棉纺、针织、电子、汽配等四大行业,力争到2025年底前超530家重点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辐射带动不少于300家细分产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
用好数据
工厂高效运转
从人工智能到5G通信,从数字化车间到智能工厂,企业的“智改数转”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压力测试、椅套缝制、自动化检测……在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汽车座椅生产线映入眼帘,整个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一个汽车座椅共有1000多个零部件,为此公司生产线引入了AI视觉识别、AGV机器人、智能货架和立库等自动化设备。”福州联泓负责人说。
福州联泓并没满足于此。面对汽车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企业一直寻求蝶变,希望从自动化、数据化向无人化、智能化发展。这就要实现对生产过程数据的采集上传、互联互通和挖掘利用,用数据让工厂“说话”。因此,福州联泓携手国内领先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平台服务商摩尔元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柔性智造工厂”。
“在公司智能化生产线中,生产汽车座椅时有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涉及大量数据。以往这些数据都要通过人工一个个记录收集,最后形成报表,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福州联泓负责人介绍,对接摩尔元数N2.MES制造执行系统后,福州联泓实现对生产数据和质量数据的实时采集,既减少了人为统计带来的不可控因素,有利于管理层及时掌握工厂状况,又提高了生产线各环节的效率。同时,对于生产进度的管理,能够实时反映任务变化,与焊接机器人、合绵设备、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等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及柔性化生产。
福州联泓还导入摩尔元数Wis3D数字孪生系统,将真实工厂场景进行三维重建,打造信息透明的智能工厂,对仓储、配送等环节进行精确实时掌控、预警。“通过这套系统,可以清楚看到生产看板、订单轮播、五大不良、线体产能等信息,优化企业运营情况。”福州联泓负责人说,项目试运行后,生产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高30%。
这些“看得见”的智能制造,离不开“看不见”的生产体系变革。目前,福州累计入选国家级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等信息化领域试点示范项目达67个,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入选省级数字化应用标杆、智能制造样板试点示范项目超过100个。
互联互通
远离“信息孤岛”
在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浪潮中,企业的自驱力十分关键,不同企业的协同共进也很重要。
记者走进福州新时代针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数十台纺织设备飞快运转。为了如期交付订单,企业和周边多家工厂紧密合作。该公司总经理蔡晓威说:“现在我们做到了对其他企业生产数据的实时查看,可以放心跟他们合作,这样既解决了我们产能不足的问题,又盘活了他们的闲置资产。”
企业高效协同的基础,在于福建(长乐)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由福建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中海创联合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以及当地政府共同搭建,目前已接入企业600余家,涵盖化纤、纺纱、织造、染整等多个细分行业,占长乐全区纺织企业的50%以上。接入平台后,这些企业不仅效率提升了,接单也更容易了,效益大幅提升。
“运用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实现区域产业紧密协同发展。”长乐区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纺织重要基地,长乐已有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乐纺云、辅布司等纺织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更有福建联通工业互联网平台、工联院福建分院暨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落地支持。如今,长乐近千家中小企业经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接入平台,共享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等信息,统一调配产能。当地纺织中小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约20%,能耗降低约20%。
打造专业、个性、定制化服务平台,有利于提高新质生产力的生产效率。福州坚持外引内培,推动建立“1+N”服务平台体系:“1”即强化院所合作,引进落地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福建省分院和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福建省分中心,搭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N”即积极培育本地平台企业,打造1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位居全省第一。由此,一批中小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方式拥抱工业互联网,远离“信息孤岛”。
政府搭台
企业“数实融合”
在福建先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忙碌不停,加紧赶订单。“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第三季度。”先德能源有关负责人说。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先德能源在智能化配电、输变电产品和技术领域形成了独特的领先优势,产品应用范围包括供电企业、建筑楼宇、工矿企业、市政工程等诸多领域。近年来,公司发展驶入“快车道”,然而订单增加也带来了压力。先德能源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的生产设备拥有较高的自动化率和联网率,但是还存在不少流程断点和数据孤岛问题。
企业烦恼之时,一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会为其解了难题。对接会现场,先德能源根据自身需求,与多家数字化服务商进行了洽谈。“我们接触了多家服务商,针对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初步讨论了方案。感谢政府部门搭建了一个高效便捷的供需平台,为我们中小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渠道和资源。”该负责人说。
政府搭台,供需精准对接。今年以来,福州已举办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电子器件制造及配套行业专场供需对接会,有效链接“政企服银”资源,让上百家企业现场对接转型需求并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趁着福州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的东风,福州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八条措施》等专项政策,支持企业数字化提升改造、打造数字化应用标杆、支持数字化重点项目建设,用好1.5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市级财政给予1∶1配套,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
系列政策调动了企业“智改数转”的积极性。福建钰融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正在探索三年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力争2024年快速导入,实现核心流程和业务板块数字化覆盖;2025年纵深建设,数字化应用和能力基本形成;2026年全面覆盖,形成治理标杆,然后向子公司全面推广。
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州将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为抓手,着力打造更多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数实融合案例和样板,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数字动能。(记者 颜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