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闽籍乡亲陈秀将一批非遗“福礼”带到加拿大多伦多,受到外国友人的欢迎,勾起海外侨胞的乡愁,甚至以此为主题办起沙龙。她的“福礼”来自三坊七巷的中华福馆。
中华福馆落户陈衍故居,展示、弘扬传统“福”文化。记者 池远 摄
周末的三坊七巷游人如织。从文儒坊拐进大光里,沿着石板路走到古巷深处,便到了中华福馆。这里是近代著名学者、诗人陈衍的故居,正是他写下“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让“三坊七巷”的名字开始响彻海内外。
陈衍,字叔伊,号石遗,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教授。他以诗闻名中国近代诗坛,是“同光体”闽派代表人物,主持编修《福建通志》,著有《石遗室诗集》《说文解字辨证》等。
“1905年,陈衍买下了大光里8号的这处院子。”中华福馆主理人鲍习羽介绍,宅子不大,600多平方米,陈衍本人设计了整个院落。他借天然之景装饰房屋,曾作诗道:“起楼看山宽五筵,承尘复壁相新鲜。乌石半面纳窗牖,苍秀在眼醒朝眠。”
走进院落可以看到,这座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陈衍自称“鳏居匹夫”,所以把第二进命名为“匹园”。园内有一座三楹双层楼阁——皆山楼,楼上用以藏书,名为“花光阁”,取自陈衍妻子、晚清才女萧道管的诗句“挹彼花光,熏我暮色”。宅院东侧的小楼名为“闻雨楼”,用来放置印刷诗集的雕版。
昔日,陈衍的家常有闽都诗人吟诗赋会,便有了“福州第一诗楼”之称。2009年,陈衍故居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临窗而立,望云卷云舒,看花木错落,好不惬意。
除了依旧清新雅致的环境,今天的陈衍故居还缀满了“福”元素。
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2018年5月,中华福馆落户陈衍故居,以“福”为主线,多维度解读、展示、弘扬中国传统“福”文化,打造一个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福地。
“我们通过‘万福来朝——鲍国忠物解福文化’公益文化展,讲述了一件件民俗器物上承载的‘福’文化内涵,诠释中国人的传统生活观念和幸福观念。”鲍习羽说,如果大家仔细数一数,馆内大大小小的福字接近万个,是真正的万福来朝。
“福”文化是与时俱进的。近两年,中华福馆以“福礼天下”为主题,开发了中华福馆IP文创,融合多方力量征集“福”文化文创作品,包括福器、福韵、福味、福饰等,让市民游客可以把福带回家。
漂漆手作、集福拓印、许愿祈福……在中华福馆,还有各种“福”文化互动体验。“我们努力与闽都非遗传承人共同深挖‘福’文化的时代内涵,希望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参与文化传承。”鲍习羽说。(记者 莫思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