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已经整整一年。
一年,在历史洪流里是短暂一瞬。但这一年,因在融合路上的探索实践发生太多改变。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去年9月公布。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沉淀,福州取得了哪些对台融合发展成果?形成了哪些先行先试经验?台胞在榕工作生活有何变化?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到福州各地寻找答案。
率先融合
福马“同城生活圈”加快构建
24日下午,黄岐客运站人头攒动,一个急切的身影推着满满当当的行李车映入眼帘。这是马祖乡亲刘秋英带着30多箱干货,准备乘坐“小三通”返回马祖。“箱子里有黄瓜鱼干、淡菜干、锅边,还有礼饼,都是准备办酒席用的。”刘秋英说,她在北竿乡经营着一家饭店,每隔一两个月就要来黄岐大采购。
为什么要跑到黄岐来买?“因为离得近,这里是我们旅游购物的第一选择。”刘秋英笑着说,乘坐黄马“小三通”从马祖过来,单程只要20多分钟,“两地饮食习惯相同,连江的货品便宜又新鲜,我们都爱来这里采购。”
和刘秋英一样,这种地理和情感距离上的“近”,让福州成为许多马祖乡亲心目中的“第一”。
对于马祖乡亲陈美贵来说,福州是第一故乡。“此次来福州,是祭拜白马尊王。”身着红色义工装的陈美贵说,许多马祖乡亲的祖籍地在福州,他们世代尊奉福州晋安区鼓山鳝溪白马尊王庙为祖庙,“榕马血缘相亲,文化相承,我们来福州就像回家一样!”
在曹常斌看来,福州是第一投资热土。临近福州(连马)鱼丸文化节,曹常斌作为福州市级非遗“连江黄岐鱼丸制作技艺”传承人,提前来到连江筹备。1987年,两岸恢复民间交往,曹常斌就加入探亲潮,随后便义无反顾地回到连江投资兴业。“鱼丸是两岸的共同乡愁,也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子子孙孙都应该传承下去。”
在两岸,观光旅游、信俗往来等已成为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福马“小三通”客运航线已由每日“两进两出”恢复到“四进四出”8趟航班。该航线复航以来,已运行2000多航次,超6.5万人次经此往来两岸。今年上半年,航线累计输送旅客突破14000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145%。
《意见》指出,“支持福州与马祖深化融合发展”“打造福马‘同城生活圈’”。一年来,福州坚持在重点领域率先试点,将福马“同城生活圈”的优势做大做强做优,让福州成为更多台胞的第一选择。
——落实马祖居民、企业同等待遇。推出“福马同城通”卡,马祖居民可持卡在福州享受住房、医疗、教育、交通等优惠,目前马祖乡亲常住人口半数以上已申领。在第二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期间发布打造福马“同城生活圈”首批先行先试10条措施,涉及产业、教育、就业、交通等多领域。
——提升福马往来便利化水平。福马“小三通”航线整体提升设施和服务水平,黄岐港区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级验收,正式开放。加快“小三通”网上服务平台及票务管理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与马祖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推动福马通水工程(大陆侧)动工建设。
——深化福马多领域交流合作。2023年以来,举办“两马”体育联谊赛等福马系列交流活动40多场,吸引马祖乡亲超1500人次参与。成功举办第七次福马磋商会,福马双方就产业合作等12项议题进行磋商。
先行先试
公租房经验不断推广
26日早上6点,位于福州晋安区桂溪社区台胞公寓楼下的“四姨工坊”早餐屋准时开门,店主是楼上住户、台胞王淑娟。
“开设这家早餐店,不是为了创业经营,而是将它作为‘试验田’,探索在桂溪社区开办台青集市的可能性。”王淑娟说,随着入住台胞的增多,许多年轻居民提出了创业就业的需求。为此,台胞公寓住户委员会决定探索“楼上安居、楼下乐业”发展模式,希望为台胞公寓里有需求的台青寻找发展新路径。
和王淑娟一样,徐凤仪作为早期入住公寓的台胞,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24日下午,徐凤仪早早来到桂溪社区的两岸社区交流中心做准备,组织两岸家庭开展手工皂制作活动。
“在福州市台协会支持下,去年我们组建了榕台文化艺术团,经常组织两岸孩子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以此增进两岸居民的了解与友谊。”徐凤仪是榕台文化艺术团艺术总监,她已把这个岗位当作自己的新事业。
2021年首批台胞入住以来,桂溪社区大力推行安家、安业、安心“三安”工程,引导台胞热心参与社区公益、融入社区治理,建设共享共融的闽台融合示范窗口,先后成立台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台胞健康服务站、台湾医生工作室、台胞调解工作室,并成立全省首个台胞公寓住户委员会,鼓励台胞台属参与社区公益、融入社区治理,为两岸居民在社区架起沟通的桥梁。
率先将在榕就业创业台胞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正是福州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经验的生动缩影。
这一年里,为吸引更多台胞前来就业创业,福州不断升级政策力度。去年12月,福州在公租房的基础上推出过渡性住房,来福州交流参访、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可申请三个月过渡期免费住宿。今年8月,福州启动建设“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政策力度再次加大,免费住房的过渡期从三个月延至一年。
今年8月,刚刚大学毕业的台青罗金金通过参加海峡青年节第一次来到福州,便决定留下来。“我在海青节活动结束第二天,就入住了台胞公寓,隔了几天就收到了海峡银行的入职通知。”她说,福州针对台青提供的过渡性住房政策,能让台青更有底气来大陆寻找工作。
一次次的升级,让福州形成普适性更强、吸引力更高的经验向外推广。目前已有350户、568名台胞入住公租房,28名台青入住过渡房,政策拓展至各县(市)区,福州新区、马尾区、长乐区、福清市、闽侯县等地也推出台胞公租房。“探索在榕台胞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入选2023年省、市深化改革优秀案例表扬名单。
项目带动
福马经贸融合走深走实
在连江琯头镇粗芦岛,全国第三个、全省唯一的远洋渔业基地——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正拔节生长。
“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确定粗芦岛为福马产业合作园先行先试区。”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核心区建设指挥部综合发展组组长池文杰介绍,当地已形成首个闽台两地共同磋商、共同制定,涉及海洋产业、电商产业等领域11个意向合作事项的融合发展清单。
更具体的政策、更具前景的产业叠加优势,让不少企业“嗅”到了发展机遇。今年8月,福马产业合作园先行先试区首批项目集中签约,连江县与台商代表就跨境电商直播运营中心、食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智能机器人科技服务等4个项目达成合作,总投资额4.8亿元。
作为食品加工项目的台商,马祖承鲜捷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承和对未来信心满满。“两年来,我跟随马祖代表团多次到连江考察,对这里的政策、市场环境、区域优势等有了深入了解,毫不犹豫地将企业的发展与连江深度捆绑在一起,我们公司将在食品加工领域大展拳脚。”
“老字号是块金字招牌,将给台企带来更广空间、更大舞台、更多机遇!”福州市台协会常务副会长翁英敏说,台湾品牌参评大陆老字号,终于有了行业标准,这对于台资中小微企业登陆大陆发展将是一个助力。
《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大陆台企申报中华老字号”。今年5月,福州发布福马“同城生活圈”10条措施,首次将在榕台资企业和马祖的企业纳入老字号申报范围。
一年来,福州在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进程中,不仅给两岸产业合作带来更多机遇,不少台青也相时而动,在大陆找到更大舞台。
极具特色的石屋、改造后的露台、原创咖啡馆、24小时无人商铺……在台胞陈柏菁和其团队努力下,连江县古石村从不知名的“石头村”变成“网红村”,并入选2024年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省级样板村。
“我希望把在台湾做文创的经验带到这里来。”做文创是陈柏菁的初衷,但不是他的终点。接下来,陈柏菁将继续结合古石村的特色石头厝,完善青年旅社、民宿等业态,打造一个集吃喝玩住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平台,同时利用自己台胞的身份,吸引更多台湾朋友及年轻人来大陆看看,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一年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驶上“快车道”,福州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硕果累累,形成一批先行先试经验,取得一批首创性对台融合发展成果,社会融合、经济融合、情感融合不断深化,努力为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记者 唐蔚嫱 谢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