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张蓝色碳票在福州颁发(资料图片)。记者 林双伟 摄
“好空气卖出好价钱,一张张碳票换回一张张钞票。”前不久,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邱碧香拿着一小叠淡蓝色的纸质票据,和记者分享了最新收获,“今年又新增几单蓝碳交易,这些都是凭证!”
这其中,她最宝贝的是一张编号为“LJ2023001”的碳票,诞生于2023年6月,也是全国发放的首张蓝色碳票。“碳票”上清楚标记着基本情况:此前一年内,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在海水养殖渔业海洋碳汇(海带)项目共涉及171.8公顷养殖海域,经核算,监测期内总碳减排量为27456吨。
“蓝色碳票是海洋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一张认可养殖海域‘蓝碳’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身份证。”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海洋储存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通过海带、贝类等可固碳的水产品来回收碳的渔业碳汇,同样潜力无限”。
小小“票据”的出现,进一步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这张蓝色碳票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邱碧香说,从事渔业生产那么多年来,没想到不仅海带能卖钱,空气也能卖钱,这更加坚定了她继续做大做强海带产业、保护海域资源的信心。“这两年完成了数笔碳汇交易,累计获得上百万元收入。”
碳票,是福州在“两山”转化上的又一创新。作为“蓝碳”探索的前沿阵地,近年来,福州从开发、核算、交易到执法,陆续推出多个全国“蓝碳首创”,不断完善蓝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今年4月,一场特别的“购碳”签约活动在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举行。2名当事人购买了1000吨的海洋碳汇指标,用于弥补对福州渔业生态资源环境造成的破坏。这是福州持续运用“渔业执法+蓝碳修复”新模式推进渔业生态修复工作的又一成功案例。
对于一项新事物,“蓝碳”相关配套体系建设还在路上。
为保证程序合规,福州出台《福州市连江县海洋碳汇管理暂行办法》,全市有符合条件的都可以申报、开发、认证、交易等,助力健全海洋碳汇交易机制。
生态产品交易怎样“活”起来?眼下在连江,正积极推动成立全国首个县级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福州(连江)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探索开展不同种类的贝藻类海水养殖碳汇核算和交易试点,加快完善交易体系建设。
乘上“双碳”目标的东风,福州积极成立东南蓝碳监测与评估研究中心,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势、技术优势,全力支撑东南沿海范围内海洋碳汇相关基础与交易活动实践探索,加快推进海洋碳汇产业发展,继续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篇章。(记者 蓝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