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造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实践成果。福州市牢记嘱托,持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推进古厝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如何进一步活化利用福州古厝,成为政协委员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位于上下杭的黄培松故居被活化利用为福州市美术馆。记者 林双伟 摄
突破物业经营观念
系统化推进
6日,市政协委员陈滨峰代表福州市政协新闻出版界别作了《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推动古厝活化利用》的发言,提出了“突破物业经营观念,系统化推进”的建议。
“我们不能把古厝等同于一般的商业物业,只是‘招租—收租’简单闭环。古厝的活化利用,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社会效益,如何相互促进,必须运用系统思维,按照系统工程来规划、推进。相对于运营,更应着重于业态的培育。”陈滨峰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摸清家底,全面梳理,建立古厝目录,形成古厝数据库;数字赋能,以古厝数据库为基础,建立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所有希望通过古厝开展公益活动或商业项目的单位、企业或个人,都可直接通过该平台获取信息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等;完善社会参与机制,福州古厝体量可观,全面活化利用,必然要发动社会广泛参与,无论是公益利用还是商业使用,都必须事先提供项目方案,方案经评审通过后方可承租。
陈滨峰提出,活化利用具体落到每一座古厝,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案可以包办所有,必须走专业化、市场化的道路。古厝活化利用的要义,在于政府制定政策,引导社会投入,才能集纳智慧、资金、资源,让每一座福州古厝焕发光彩。
位于永泰县同安镇的爱荆庄。记者 林双伟 摄
既要“认”也要“养”
社会力量齐共管
永泰县庄寨理事会制度,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共同投入,让利益相关的村民参与庄寨的保护利用,并负责筹集资金、管理与修缮庄寨。在市政协委员王宁看来,永泰县庄寨理事会制度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可进一步优化完善,于是她带来了《关于完善我市古厝认养认领机制的建议》的提案。
针对“权属复杂增加推进难度”问题,王宁提出,规范古厝使用权流转,引导多方主体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规范古厝使用权流转的市场秩序,建立古厝信息及使用权流转平台;探索包括古厝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在内的创新方式,为古厝的认养、认领工作提供制度弹性与灵活性;完善流转合同和流程,规范流转合同的签订、审核和公示等环节,确保流转程序合法合规。
她建议,发挥基层主体能动性,推动古厝认养认领扩面增效。具体可将认养人的范围从企事业单位扩大到社区、村集体和居民个体,并设立专项基金以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日常维护、修缮管理等劳动贡献参与古厝的认养、认领。另外,可通过为古厝认养、认领活动设立积分荣誉体系、加强宣传推广力度等方式,提升公众对古厝认养、认领的意识和参与度,激发认养人的自豪感和获得感。
她还建议,要避免出现“认”而不“养”的情况,加强认养全过程管控,设立监督人机制,定期评估古厝的认养、认领成效,提升古厝养护活化利用水平。
多元素赋能
让古厝活化利用可持续
让非遗、数字、侨元素等赋能文物建筑,是市政协委员黄梦财为福州古厝活化利用找到的切入点。他带来了《关于加强福州市古文物建筑可持续活化利用的建议》的提案。
“像福州的传统花灯制作、竹编等非遗技艺,可以在历史文化街区里有更多展示。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通过举办‘转三桥’‘午时书’‘搭鳌山’等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参与进来。”黄梦财说。
黄梦财建议,除建立常态化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机制、提高公众参与度之外,还要优化业态结构,促进商家良性竞争。如明确各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和特色,调整升级街区业态分布,增加中华老字号、非遗类项目、传统手工艺等文化业态,提高文化品位和特色,避免不同街区之间同质化现象;进一步明确历史文化街区准入门槛、退出机制、业态正负清单等内容;探索多元活化利用;积极推动夜色经济。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塑造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在古厝活化利用上借“数”发力,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黄梦财建议,在古厝活化利用后的展示馆中要强化数字科技的运用,利用红外传感、投影、VR等现代技术,给游客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采用三维扫描、数字重建等数字化技术记录和管理文物状态,也可供公众教育和展览使用;构建数字化景区微缩模型,提供全面、系统介绍,建立游客对古厝、历史文化街区、景区的整体性认识,激发观众探索的兴趣,实现福州古厝活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福州晚报记者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