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
福州向“新”蓄势向“质”跃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在福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新质生产力”是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政协委员们就如何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福州市“专精特新”等典型企业涌现新质生产力,如何引领民营经济向“新”求“质”等建言献策。
位于福州高新区的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心。记者 林双伟 摄
焦点1:
构建新材料产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作为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福州市紧抓发展机遇,积极布局新材料产业。
民革福州市委会建议,通过夯实产业基础地位、培育链主企业加强上下游牵引、提升自主核心技术等举措,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福州培育新质生产力。
例如,结合福州产业实际,重点培育纺织和光电两大新材料产业,立足福州市超3000亿元产值的纺织产业,深度布局纺织材料革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福州“纺织之城”产业提质升级;发挥福州光电信息产业基础扎实的优势,以光电信息产业链和新型显示产业链为驱动,做强福州“光电元器件之都”影响力。
重点培育做强链主企业,围绕链主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引进和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构建梯度有序、紧密协同的发展格局,实现延链提产。同时,借鉴外省科创经验,构建“中央直属公立研究所+高校研究所+企业研究所”的研究体系,带领福州新材料企业对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坚,共同助推新材料技术不断更新。
民革福州市委会还建议,完善多方面要素保障,厚植产业发展沃土,包括:加强新材料行业引才和育才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服务新材料产业;优化新材料产业营商服务,力争更多新材料优质项目落地福州。
焦点2:
打造链式创新共同体
“专精特新”“隐形冠军”“高新技术”等典型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当前福州在培育创新主体和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民盟福州市委会建议,综合施策打造充满活力、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圈;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厚植中小企业创新土壤,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整合创新资源,打造链式创新共同体,促进创新资源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之间的有效流动和共享;建立创新生态服务体系,形成创业孵化、融资支持、法律咨询、市场推广等一批专业化服务机构;鼓励支持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牵头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和联合创新主体,强化链主企业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引领作用,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以链主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整体数字化水平提升为抓手,提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一站式服务。
此外,民盟福州市委会还建议,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实施分层分类梯度培育政策,加强调研走访和诉求办理,提供“服务包”定制服务;坚持开展专题服务月活动,用好线上平台,结合线下“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不断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
焦点3:
引领民营经济向“新”求“质”
当前,在福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中,民企占比均超95%,民营企业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力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民营经济的必然选择。要及早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引擎。”市工商联提出,主动融入和服务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强市战略,引领福州民营经济向“新”求“质”。
为此,市工商联建议,聚焦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帮助民营企业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定位;加大运用福州新区滨海新城超算中心、智算中心等数据要素支持,推动民企加快产业数字化赋能,积极引导传统产业民企抢抓超长期特别国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等政策契机,加快构建传统制造业发展新生态;推动37家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在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上,打造供应商分类分级、产业运行监测、发展成效评估的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上下游中小民企实现设备上云、数字管理、市场需求、研发设计等全链式发展;围绕16条重点产业链、产值超过百亿集团企业,绘制关键核心技术全景图,理清产业链、龙头民企薄弱缺失环节,建立以民企需求为核心的关键技术攻关机制;在福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若干措施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创造发明、成果转化三方积极性,加速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此外,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数字智能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板块,健全共同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大源头创新、重大发明专项财政支持;实施新一轮“培育大集群”行动,在纺织产业集群入围的基础上,推动功能性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福州市优势产业集群跻身全国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百强,构建福州特色产业名片。
焦点4:
产学研用融合培养人才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聚焦福州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市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擘画职业教育发展蓝图。
市政协委员程云建议,构建福州特色优质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理念从注重传统技能传授转变为注重创新思维培养、终身技能提升理念的培养;适应福州产业发展需求,开设契合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要求的相关专业,确保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能够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细化扶持政策,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中高职和本科的衔接贯通培养路径建设,实现职业教育量与质的同步提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职教资源“引进来”“走出去”。
“要促进校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新质生产力。”市政协委员王伟立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产学研用合作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设立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基地,高校和科研机构根据产业需求调整学科设置和课程内容,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企业资深专家可以到高校兼职授课,传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案例。(福州晚报记者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