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福州数字经济规模冲8000亿元
福州晚报
2025-01-08 10:31

实施“千亿产业”技工、“新兴业态”万人培训行动;设立数字福州产投基金,数字经济规模超8000亿元;争取长乐机场升级为国际航空枢纽,推动24小时过境免检政策落地……7日上午,受市政府委托,市发改委提请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关于福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介绍了上述情况。

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强市

健全民营经济市级统抓机制,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渠道,经营主体总数突破120万户。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规上工业民营企业研发费用增长15%以上。实施“榕商回归”工程。鼓励民间资本扩大产业投资,参与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

接续开展项目攻坚专项行动,推动连江恒申全球研发中心及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等标志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现代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开工建设温福高铁等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精准开展“双招双引”,引进10亿以上重大项目超65个。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700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00家。实施产业链重点项目131个,新培育链主企业13家、省级以上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深入实施“工业提振”三年行动、“榕升计划”攻坚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营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家。

设立数字福州产投基金,打造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2个,数字经济规模超8000亿元。

高能级打造开放平台

争取长乐机场升级为国际航空枢纽,推动24小时过境免检政策落地,落实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配套措施。加快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打造海工装备等3个特色主题产业园区。

发挥“万商云集有福之州”福州国际招商月、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投洽会等重大活动平台引资带动作用,引育和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壮大全市外贸主体规模。

深入建设韧性宜居城市

提升品质型便民生活圈15个,推进全域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开通运营地铁4号线后通段、滨海快线,推进地铁2号线东延线和6号线东调段建设。新改建雨水管网50公里、污水管网80公里、燃气管网78公里、供水管网50公里,启动北区、东区水厂深度处理改造。新增公交地铁精准接驳线路20条,新增公共停车位4000个、充电桩1500个。新建改造绿地4公顷、福道26公里、口袋公园20个。

提速机场二期、滨海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建成投用十九中滨海校区,开工建设省肿瘤医院滨海院区。落地闽港科创产业园、海昌海洋公园等项目。

持续擦亮闽都文化品牌

推动三坊七巷、海丝史迹、船政文化史迹等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昙石山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面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做好柔远驿等40个重点文物修缮及活化利用工程。推进上下杭整体、梁厝等15处古厝保护利用,组织开展林则徐故居展陈布展,办好林则徐诞辰240周年等纪念活动。

加快金山剧院改造等民生文化项目建设。创建国家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新建全民健身设施项目120个以上,举办健步行等活动超300场次,实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52%。高标准打造“文化中轴”“诗画闽江”“魅力滨海”等三条轴线,做旺古厝游、温泉游、闽江游、内河游、滨海游,推动鼓山、船政文化城创建5A级旅游景区。

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持续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打响“福你就业”工作品牌。实施“千亿产业”技工、“新兴业态”万人培训行动,完成补贴性技能培训5万人次。深化集团化办学,创建5个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培育智慧校园试点学校60所、人工智能试点学校60所。建成肺科医院肿瘤楼及制剂楼。推进市第一总医院鼓山院区等市属医院项目建设。全市“无陪护”病区扩至30个以上。

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千人口托位数4.5个。推进全国无障碍示范城市建设。建成市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县域综合医院“四大中心”。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实现欠薪案件动态清零。促进银发经济创新发展,鼓励国有企业发展普惠养老服务,推动3个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从特惠向普惠转型。(福州晚报记者组)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