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人大代表建议打造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福州模式”
福州晚报
2025-01-09 10:52

人大代表建议强化校企合作、多元化培养

打造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福州模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至关重要。如何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

建议多元主体协同发力

马尾代表团代表王楚红建议,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同向发力、联动作战,聚力打造“四方协同、五链融合”的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福州模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比如,根据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对于工科类专业,加大计算机编程、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课程与各专业的渗透融合,增强学生熟练应用智能化劳动工具的能力。对于文科类专业,全方位融合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大数据分析、数据科学等数字化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字素养和创新思维。

同时,搭建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平台,聚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增设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基因科学、量子技术等前沿科技学科,构建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

仓山代表团代表傅天龙建议,优化和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培养体系。持续推动驻榕科研院所、高校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科研合作联盟,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带工作进驻福州。支持福建的科研院所、高校与海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联合设立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以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大学生实习工作站,支持建设综合性开放服务平台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

建议提高本土人才待遇

在如何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方面,傅天龙建议,在引进外地人才的同时,不能忽视关注本土人才。留住这些本土的能工巧匠人才,与引进人才同等重要,是实现福州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多元化培养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大关心本土人才工作和生活的力度,在人才住房、配偶和子女就业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外地引进人才同等的优惠待遇,并在社会中积极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看到美好未来,并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另外,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当前,技能人才存在待遇不高、获得感不强的问题,构建以技能和工作业绩为主要评价维度的评价体系,探索适应新时代,特别是针对年轻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办法,提高待遇,以增强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认同感、获得感。

王楚红建议,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榕城教师数字素养提质工程”,助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数字化教学素养;完善培训机制,补齐能力短板,组织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参加“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等专题研修班,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教师队伍。

同时,王楚红建议涵养新质生产力人才发展沃土,贯通新质生产力人才职业成长与发展路径,推行高端人才年薪制与协议工资制,以灵活且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模式吸引并留住顶尖人才;推动建立分类考核机制,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重点关注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福州晚报记者组)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