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福州新闻
春节出行 警惕“药驾”风险
福州晚报
2025-01-27 10:46

春节出行 警惕“药驾”风险

降压药、降血糖药等影响安全驾驶

春节将至,不少人选择自驾返乡或出游。在出行安全方面,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周水芳药师提醒,除了要警惕酒驾、疲劳驾驶,也别忽视“药驾”的危害。

“药驾”,简单来说,就是驾驶员在服用某些药物后开车,这些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会干扰驾驶安全。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引发嗜睡、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头晕耳鸣、视物不清以及反应迟钝等症状,让驾驶员无法正常操控车辆,产生安全隐患。

那么,哪些药物服用后不宜开车呢?周水芳药师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列出了七大类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涵盖镇静催眠药、抗组胺药、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抗抑郁焦虑药、抗高血压药和降血糖药。除此之外,含有酒精的药物也不适合在驾车前服用。

复方感冒药是生活中的常见药。以酚麻美敏为例,它含有的氯苯那敏会抑制中枢神经,使人困倦、嗜睡、头晕乏力,抗过敏药西替利嗪也有类似效果。

对于患慢性疾病的人群,用药后的驾驶安全问题更需关注。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司机,若在未进食的情况下服用了特拉唑嗪和格列齐特,开车途中可能出现头痛、眩晕、冒冷汗等症状,这种情况要及时停车,避免危险发生。

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抗抑郁焦虑药如艾司唑仑、氟西汀等,也会带来思维紊乱、手抖、视力模糊、嗜睡等副作用,癫痫患者通常不建议开车。另外,藿香正气水、十滴水这类含酒精制剂,服用后会让驾驶员反应变慢,存在“酒驾”隐患。(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许建文)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