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降低自身负债成本等考虑,近期多家银行下调美元存款利率。银行人士表示,购入美元定期存款最大的风险在于汇率,投资者应关注美元汇率波动等多重市场风险。
市民王先生有一些美元。前两年,他发现了一个“生财之道”。“不把这些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而直接放在本地银行里存定期,利率挺高。”他说,2023年的时候,多数银行的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超过4%,少数银行甚至能达到5.5%。
如果按照5%的利率计算,1万美元的定期存款在1年后可以拿到500美元利息,这超过了许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因此,这几年不少市民用足一年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然后办理美元定期存款。
不过,今年不少市民发现,美元存款利率大幅下调。比如,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存入6000美元以上3个月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3%,存入6000美元以下3个月定期存款的年利率最低仅为0.3%。
记者获悉,此轮美元存款利率下调,一是美元利率整体回落,银行下调利率以降低负债成本;二是人民币汇率走势稳定,市场增配人民币资产意愿提升,银行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三是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主动收缩美元存款规模。
银行工作人员说,现在美元定存利率处于高位的银行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外资银行和城商行,且要求储户具备一定的存款条件。这种背景下,扣除购汇、结汇费用,再综合汇率风险,换汇存款的利差有可能被汇率损失追平。
银行人士表示,购入美元定期存款最大的风险在于汇率。由于美元存款是以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存入,存款到期时若汇率发生变动,用户可能在兑换回人民币时面临亏损。(记者 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