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闽南新闻 >泉州新闻
四十载“薪”传 “医”心暖晋江 晋江市中医院多措并举践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日报
2024-12-27 14:45

四十载“薪”传 “医”心暖晋江 晋江市中医院多措并举践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现医院实景图

四十载“薪”传 “医”心暖晋江 晋江市中医院多措并举践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旧晋江市中医院

四十载“薪”传 “医”心暖晋江 晋江市中医院多措并举践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8月4日,国医大师石学敏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成立。

四十载“薪”传 “医”心暖晋江 晋江市中医院多措并举践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安踏体育用品公司、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晋江市中医院党建结对揭牌仪式。

四十载“薪”传 “医”心暖晋江 晋江市中医院多措并举践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周义诊活动现场。

晋江市中医院40周年发展纪实

1984年12月,晋江县中医院门诊部正式成立。

1992年5月,晋江撤县设市,“晋江县中医院”更名为“晋江市中医院”。

1997年2月,晋江市中医院新址(现址)开诊。

1999年12月,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2000年8月,总建筑面积9860平方米的新门诊医技大楼竣工投入使用,编制床位增加到200张。

2010年4月,住院综合楼建成并投用,编制床位增加到520张。

2012年7月,顺利通过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评审。

2013年4月,成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2014年8月,成为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015年10月,成为福建省中医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2016年1月,成为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

2018年3月,升级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成为全省首家县级三甲中医院。

2018年5月,正式接管紫帽院区,成为晋江首个紧密型医共体。

2020年9月,成为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总院,下辖6个医共体成员单位。

2020年12月,成为国家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

2022年12月,晋江市中医院爱国楼门诊部正式揭牌启用。

2023年2月,紫帽新院区投入使用。

2023年10月,通过“三甲”复评,迎来新的里程碑。

晋江,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凭借“晋江经验”于经济领域成绩斐然。而深耕医疗健康领域的晋江市中医院,40年如一日,不懈探索,已成为晋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标杆。

晋江市中医院始终秉持“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理念,积极探索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晋江路径”。从仅有14人的小门诊起步,逐步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甲中医医院,服务晋江40%常住人口,更是在2018年成为福建省首家县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县级中医医院获评‘三甲’,这一成就殊为不易。”晋江市中医院院长刘其聪表示,医院将继续发挥晋江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守正创新,全力将医院打造成“全国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和“全国中医百强医院”。

传承流派精华,厚植学术根基

12月初,晋江市中医院传来喜讯——原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蔡文墨被确定为2024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蔡文墨是医院两大本院中医学术流派之一——许氏中医外科流派的嫡传人,擅治皮肤科疾病。

医院首任院长骆安邦也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很多海外华侨不远万里来到晋江,只为找骆老看病。骆老的理论体系源自经典,行医多年建立辨证论治体系。

为传承发扬本院两大学术流派,2023年6月,在现任院领导班子的积极推动下,成立专班梳理两大流派学术思想与传承脉络,搜集珍贵资料编纂传承书籍。同时设立两个学术流派传承研究工作室,邀请嫡传人坐诊,遴选骨干传承,以“师带徒”结合高端平台培养人才,推动流派传承发展。

此外,医院发挥名中医引领作用,构建中西医结合传承创新学术体系,现有国家、省、市各级名中医9位,他们经验丰富,积极参与师承教育与学科建设,近年带徒培养20人,提升医院学科及诊疗水平。

医院发挥龙头作用,拓展中医药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范围。成立仲景经方研习文化社,举办多样学术活动,传承名老中医经验。与高校合作开展“西学中”培训班及乡村医生规范培训,培训众多医师,还通过“六进”活动在全市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升群众健康文化素养。

打破传统桎梏,彰显中医优势

中医常被误认是“慢郎中”,但晋江市中医院凭借多年学科建设探索,成功突破这一局限,在急诊急救领域尽显中医独特优势,急诊业务量占全院四分之一。

晋江市中医院急诊科既是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也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急诊急救领域表现突出。急诊科在石淋、腹痛、脑卒中、动物咬(蜇)伤、急性胰腺炎等病症治疗上,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打破了大众对中医的固有认知,其急诊动物咬(蜇)伤科更是凭借实力成为区域救治培训基地、全国流派二级工作站及晋江唯一蛇伤救治基地,守护着百姓生命安全。

今年7月,77岁的晋江金井镇洪阿婆被竹叶青蛇咬伤,生命垂危转诊至中医院。急诊科团队迅速行动,为其制定了分阶段的中药治疗方案,综合运用多种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如化腐清创术、针刺放血、拔罐排毒、中药封包外敷及中成药口服等,同时结合抗蛇毒血清中和毒素与抗炎对症处理。经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成功挽救了洪阿婆的生命,再次证明医院在急诊急救领域的中医优势。

在临床实践中,各科室积极挖掘中医传统疗法潜力,经多年探索,已制定118种中医协定处方,开展10类76项中医适宜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为患者开启了健康之门。

链接高端资源,提升医疗品质

12月19日,在晋江市中医院爱国楼门诊部,国家名老中医谢强团队的邓琤琤教授正为熊女士诊治过敏性鼻炎。邓琤琤教授给出中药、针灸、鼻喷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这正是医院引进名老中医带来的成果,让晋江市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的中医服务。

一直以来,晋江市中医院积极践行开放合作理念,不断链接高端资源。一方面,大力引进名老中医,与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阮诗玮等多个国家和省市级专家团队携手,成立14个中医名医工作室、9个西医名医工作室,聘请109位省内外中西医专家,推广特色疗法,开展学术传承创新工作,加强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嫁接高精尖医技,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15家省内外三级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还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等5家高校紧密合作,培养中西医人才,搭建起区域特色医疗合作大平台。

医院党委书记陈文添称,随着高端医疗资源对接深入,这个大平台已初步建成。医院牵头两大诊疗中心,整合128名中医专家定期坐诊,建立六大中医特色诊疗中心,构建起高效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体系,让晋江百姓无需远行即可享受“国内名医”服务,真正打造出服务百姓健康的大格局。

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诊疗服务,更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专家们通过坐诊、师带徒、授课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师承教育,促进中西医学科融合。在“内智”与“外脑”双重助力下,医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三年新招聘研究生96人,派出进修人员77人,外出专项学习培训525人次。目前,医院现有高级职称94名,占比8.43%;研究生123名,占比11.02%;泉州市高层次人才45名,晋江市高层次人才137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细节彰显温情,中医守护健康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晋江市中医院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守护群众健康不懈努力。

在改善医疗服务品质上,细节尽显温情。今年9月,医院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同一院区、科室三天内回诊免重复挂号,减轻患者负担。同时,医院积极引入前沿技术,升级信息系统,医保患者刷脸即可完成就医全流程,无医保患者微信公众号建档后也能便捷就医,优化后的预约挂号系统,让患者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预约、签到、查询打印报告、医保结算等功能,缩短就医时间。自今年3月起推出的“无陪护病房”,由专业护理员照护患者,家属专注情感支持,护理收费合理且部分医保报销,深受好评。医院中医特色突出,服务晋江80多万常住人口,其中外地务工人员众多,为此优化流程、增加门诊、控费救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还解决停车难,推出多项便民服务,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刷脸支付”、为孕产妇准备药膳、针灸推拿科开设“夜间门诊”等,多维度满足患者需求,提升医患满意度。

在优化管理模式、拓展服务半径方面,2018年接管紫帽卫生院后开启紧密型医共体发展之路,启用爱国楼门诊部、紫帽新院区,下辖六个医共体成员单位,构建“一院多区协同发展”新格局。设立九大中心对医共体“一体化”管理,每年派专家支持,建立七大资源共享中心,提升协同服务与成本控制水平,为基层提供大量消毒供应、心电及影像诊断服务。

2022年,院长刘其聪提出打造“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构想,医院发挥龙头作用,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指导基层“中医馆”“中医阁”建设,推广中医适宜技术。针对患者等药久、煎药烦问题,搭建互联互通平台,建成晋江市中药智慧共享服务中心,启动实施“互联网+中医药”代煎配送服务,面向晋江全域各级医疗机构开放共享。如今“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初步形成,让晋江人民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中医服务。

发挥党建作用,传播中医文化

40年来,晋江市中医院始终紧跟党的步伐,落实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及医改政策,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党建引领,岐黄惠民”为核心,构建“1263”党建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从1989年党支部成立,逐步发展为如今下设1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党员达407名的党委架构,创建多个星级党支部。面对多次公共卫生挑战,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医院医共体党委统筹市、镇、村三级力量,党员冲锋在前,打赢多场防控硬仗,彰显担当。

各支部围绕重点工作与群众需求,打造25个特色党建品牌,在系统党委展评中屡获佳绩。党委实施“领航”等五大工程,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在提升医疗服务、医共体建设、帮扶援助等工作中,党组织与党员发挥关键作用。

同时,构建“一核多元”组织体系,群团组织紧密配合党建工作,以多彩活动凝聚合力。结合医药反腐整治,强化党纪国法、职业道德教育,筑牢廉洁防线,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力”,持续书写守护健康新篇章。

展望未来蓝图,迈向卓越之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晋江市中医院深知在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仍需不断奋进。

党委书记陈文添表示,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日益重视,医院迎来绝佳发展机遇。医院将坚决贯彻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公立医院党建,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秉持中医特色、医防融合、中西医并重、平急结合理念,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市和全国三级中医院绩效评价为契机,推进“十个一”项目。“医院计划用5~8年打造全国中医百强医院和特色重点医院,探索晋江特色中医药发展之路,为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陈文添说。

“医院始终坚守公益属性,致力于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且廉价的医疗服务。”院长刘其聪表示,中医院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在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进程中,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确保治疗高效;严格把控收费标准,保持收费低廉;不断改善医疗服务,为包括外地来晋务工人员在内的广大群众提供更便捷、贴心的健康保障,书写守护人民健康福祉的新篇章,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十载“薪”传 “医”心暖晋江 晋江市中医院多措并举践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赵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