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黄小芳 林桂桢)昨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俗称“国际反家庭暴力日”),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市妇联、市反家庭暴力庇护站、海沧区反家暴庇护所、和合之家思明区反家暴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和合之家”)等地,发现:博士、硕士、高校老师等高学历人群也开始出现在求助的人群当中;和去年本地媒体所指出的,前往庇护所寻求庇护者“普遍文化程度低”、“维权意识差”、被动受助有所不同,今年入住市反家庭暴力庇护站的8名女性中,就有2人是主动上门寻求庇护;尽管不少遭受家暴的女性仍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但随着救助机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受暴者不再忍气吞声,而是前往相关部门、机构寻求帮助——以和合之家为例,自今年3月成立运营至10月底,就有44位受暴者前来求助。
虽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前车之鉴,或可成为后事之师。
【案例1】
逼妻子生二孩不成
丈夫暴打闹离婚
小云(化名)和丈夫已育有一健康的女儿。不过,小云老公一直不满足,想再要一个儿子,并多次逼迫小云再生一孩。小云不愿意,夫妻两时常因此起争执。去年以来,争吵升级,小云多次被丈夫暴打,并被威胁说,不生二孩就离婚。今年年初,小云再次被老公暴打,无奈之下,小云只好报警。一个月后,小云老公起诉离婚,也是在这时,小云才通过婆婆得知,原来自己的老公已经有了外遇。绝望之下,只好向妇联求助。
生活难题要夫妻共同面对
分析: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合之家负责人包颖认为,“二孩”有可能引发原本就潜藏在家里的矛盾,成为家暴的导火索。她解释说,对于是否生育二孩,需要夫妻协调认知,重新定位家庭分工,分别负担起相关的家庭责任,达成共识非常重要;再生一个孩子,意味着女性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在家庭上,甚至要牺牲原本很好的职业前景和经济收入。而且二孩本身也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如果丈夫一方简单认为生孩子养孩子是女人的本分,把女性的牺牲视为理所当然,一旦家庭经济来源需要依赖男方,夫妻双方地位就失衡了。包颖并不建议女性单纯牺牲自己去迎合丈夫,“生孩子是双方的责任,要共同去面对。”
【案例2】
女研究生嫁给本科男
受打压后变暴躁
阿红(化名)研究生毕业后,嫁给一位本科学历的丈夫。男才女貌高学历,双方都有体面的工作。然而,生活并不幸福。阿红原本性格温柔体贴,丈夫却脾气暴躁,常为琐碎小事指责妻子甚至动手。阿红处处忍让宽容,却让丈夫更加变本加厉,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只能得到丈夫的批评。甚至连阿红的父母也遭到女婿的谩骂。时间长了,阿红逐渐变得焦虑急躁,情绪日益失控。她不再忍让,不仅用言语打压丈夫,遭到殴打时,也学会奋力回击。更加让阿红受不了的是,对自己毫不体贴的丈夫却在网络上对别的女性关爱有加。考虑到双方还有一个年幼的孩子,阿红不希望孩子在家暴的环境中成长,也为了挽救自己的婚姻,阿红走进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以暴易暴不可取
分析:包颖认为,环境对人的性格影响是很大的,“哪怕是性格温顺的人,如果长期没有受到公正的对待,也会焦虑,如果这种焦虑长期无处宣泄,累积下来,也会爆发”;男方的自尊心强,再加上老婆比较优秀,打压老婆是为了找回内心的平衡,面对家庭矛盾,通过武力来使老婆屈服,是让自己感觉有力量和掌控感;高知家庭也会有家暴,但高学历人群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更倾向于主动寻求专业帮助。
【案例3】
被妻子打伤
丈夫无奈求助
年过40的张林(化名)是一名教师。他说,妻子睡眠不好,脾气也比较暴躁,遇到啥事,动不动就吵架,歇斯底里时,操起家伙就砸,“有时候甚至是板凳”。尽管如此,张林对妻子从来都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理由是“舍不得,也打不过”——妻子比他个头要大多了。走投无路,张林只好到妇联寻求帮助,但妇联也“爱莫能助”——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妇女和儿童。无独有偶,和合之家的第一位求助者也是男性,来到和合之家时,身上还有被老婆暴打的淤青。
男性遇家暴可报警
分析:“其实,男性也有可能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也会受到来自妻子的冷暴力、经济控制,甚至是身体暴力。”包颖说,“无论是男女,到我们这里来,我们都会提供服务和帮助。”和合之家目前主要面向思明区婚姻家庭提供专业服务,由于它是由思明区妇联以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成立的反家暴组织,因此求助者享受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思明区以外的男性遇家暴要如何求助?包颖建议,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和社区居委会求助。
【面对面】
家暴受害者自述:
被打得衣不蔽体
本报记者 林桂桢
日前,记者在厦门市反家暴庇护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与家暴受害者阿丽(化名)面对面聊天。
那一场家暴,回忆起来还是让她抑制不住地颤抖,“家人闯了进来,扯住我的头发,硬生生把我拖到屋外。”阿丽说,除了疼痛,更让人羞愧难当的是,她的衣服被扯破,衣不蔽体。
“那年春节前夕,我躺在医院病床上,给我的朋友打电话说,你们要是来看我,什么也不要带,拿几件你们不穿的旧衣服来给我换洗就好。”那几天,阿丽整夜合不拢眼。
她撩起裤腿,露出膝盖上的一圈蜈蚣似的手术疤痕——右膝关节内侧韧带被踩踏致断裂,从那以后,她便与拐杖为伴,一只耳朵也需要助听器。当时那些过程中的剧烈动作,肉体上的疼痛,虽然已经褪去,但身体和心中的疤痕,却很难再被抹去。
“还好有庇护站的姐妹们,她们都很好,我们就像一家人。”阿丽说,在她们的介绍下,她偶尔也去做做义工,认识新朋友,参加集体活动。
【同步】
志愿服务
反对家庭暴力
本报讯 (记者 谭欣妮)昨日下午,市妇联在轮渡码头举办“11·25国际反家庭暴力日”暨“娘家人三进三送”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预防和反对家庭暴力,倡导平等互爱、和睦温馨的家庭关系。
在现场,和合之家思明区反家暴服务中心、“娘家人三进三送”志愿服务队等纷纷来到活动现场,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问答、义诊、理发等活动,为大家送知识送服务。心理情景剧《暴力与爱》通过即兴表演的方式演绎家庭暴力对家庭、对社会的伤害,普及面临家暴的应对方法,获得现场众多观众共鸣。
【延伸】
家暴新变化:
混合型家暴增多
通过求助,“浮现”出来的暴力形式多样化。包颖介绍,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是将家暴分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冷暴力”“性暴力”以及“经济控制”等5种类型。尽管这些家暴的形式长期存在,但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人们开始认识到家暴不仅仅是对身体的拳打脚踢,从而在遭遇了其他类型的家暴后也寻求专业帮助是近两年才出现的。不少家暴实为混合型家暴,包含了多种家暴形式,但会以其中某一类型特别突出。
涉及家暴的人群中,高学历者也开始出现。据悉,这两年家庭冷暴力和精神暴力,有不少来自于高知家庭,包括医生、大学老师、博士、硕士等。
除了女性求助者,男性求助者逐渐增多。
救助困境:
视遭受家暴为耻
不愿现身求助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遭遇家暴后该寻求帮助,但仍有不少人视遭受家暴为耻辱:电话求助者居多,有位女性曾打电话给市妇联求助,称自己遭受了丈夫的殴打,却始终不肯现身求助;和合之家,接听热线电话390条,但来访的仅有44位;海沧区每年提及家暴的诉讼案例有5至10件,但记者走访海沧区反家暴庇护所,发现自从去年7月设立以来,没有一人申请入住。海沧区法院家事法庭庭长郭静分析:许多人碍于面子问题,宁愿忍气吞声,也不寻求庇护;多数受到家暴的人都选择去娘家、亲朋、老乡家中暂住。
对此,包颖指出:“家暴,重在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家暴发生了才想到寻求帮助,婚姻中一旦出现矛盾冲突,又没有好的途径解决,都可以找我们或者别的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本报记者 黄小芳 林桂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