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女士的小女儿才九个月大,前些时间出现腹泻,拉了五天后,突然莫名哭闹,怎么哄都没有用,哭闹半天后又呕吐,还拉了一次果酱颜色的稀糊便。这下赵女士慌了神,赶紧抱到医院一查,竟是肠套叠。医生采用B超下水压灌肠治疗的方法,灌肠整复成功,宝宝两天后顺利出院了。医生说好在治疗及时,宝宝躲过了破肚开肠那一刀。
可能许多妈妈对肠套叠有所耳闻,但并不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秋冬季节变换时,又到了肠套叠高发的时期,本期《名医周刊》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厦门市儿童医院)外科执行副主任周维详解肠套叠的病因及预防。
2岁以内胖宝宝易发病
周维介绍,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存在障碍。临床观察显示,肠套叠2岁以内多见,最好发于4-10个月的婴幼儿,尤其是胖宝宝。肠套叠是婴幼儿期最常见急腹症之一,易复发,严重的可导致肠坏死、肠穿孔、电解质紊乱甚至威胁生命。
“肠套叠主要是由胃肠道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在季节变换时最容易诱发。”周维称,“另外一种诱发因素是小儿肠蠕动活跃,在添加辅食的年龄,可因肠蠕动紊乱而发生肠套叠。”
周维表示,肠套叠在临床上的三个最主要症状为阵发性腹痛、呕吐和果酱颜色的稀糊便。“如果一个健康的婴幼儿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阵发性腹痛或者哭闹,哭闹几分钟、缓解十几分钟的阵发性发作,应想到患肠套叠的可能,不能耽搁,应立即前往专科医院就诊。”周维提醒。
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
那么,怎样预防肠套叠呢?周维为家长们支招:“要注意科学喂养,不要过饥或过饱,不要随意更换食品,添加辅助食品要循序渐进,提倡母乳喂养。家长应高度警惕腹泻的发生,同时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开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目前,治疗肠套叠的最主要方法是进行灌肠,开展得比较成熟的有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术以及B超下水压灌肠术。“相比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B超无辐射这一点会让更多的家长放心。”周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