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闽南新闻 >厦门新闻
厦门中欧班列实现“海丝”“陆丝”无缝连接
厦门晚报
2019-10-15 09:19

海铁联运新通道 货值累计超百亿

厦门开出的三条中欧中亚班列线路,实现“海丝”“陆丝”无缝连接

厦门晚报讯(记者 廖勇飞 王绍亮 通讯员 谢玲玲)10月2日,厦门至乌兹别克斯坦、厦门至德国汉堡的两趟国际班列,搭载着来自印度和越南的木制家具和电子产品从海沧出发。这是印度、越南首次通过厦门中欧中亚班列跨境运输。

目前,厦门至汉堡、莫斯科、阿拉木图三条中欧中亚班列线路稳定运行,货运量、货物价值逐年增加。截至今年9月30日,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563列,货值108亿元人民币。

【省时低耗】

放开过境业务 货柜在厦时间从三四天缩为一天

厦门拥有天然深水港,是“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的枢纽城市,港口与铁路紧密相连。东亚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可海运到厦门,再通过厦门中欧中亚班列,15天抵达中亚、20天内抵达欧洲,缩短了物流时间。

厦门国际班列(中欧线)负责人陈鹭超说,厦门中欧班列经过4年多运行,已进入常态化,途经12个国家、30多个地区,通过这种运输方式实现“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无缝对接。

国际海铁联运是厦门中欧班列的特色模式,也是厦门大力推广的重点项目。以往国际货物到厦门过境的模式既耗时费用又高,2018年9月30日,海关总署批复厦门可以开展集装箱整柜过境业务。集装箱卸船后,可直接向海关申报,货柜拉到铁路场站发运。货柜在厦门停留的时间从原先的三四天缩短至一天,满足了境外客户对运输的时效需求。

过境业务的放开,为厦门聚集了更多的人流、物流与商流。同时,厦门还实施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通过中、欧海关以及海关与企业间合作,实现对集装箱及箱内货物的全程监控,建立安全、便利、智能化的国际贸易运输链,目前已经覆盖中欧十国的25个港口。

【模式创新】

构建物流新通道 运营质量指标全国领先

为了更好地打造厦门中欧班列国家物流新通道,市政府成立中欧(厦门)班列国家物流新通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班列运行机制、市场拓展、海铁联运、物流通道建设、口岸通关服务、政策扶持等工作。

为确保班列平稳开行,市交通运输局主动协调铁路各部门,确保班列运力安排、运输组织有序和运价优惠,及时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现已开行的3条线路去程均列入铁路运行图,成为图定班列。厦门还先后与成都、西安、重庆等城市开展城际间合作,共同推进中欧班列运行。

陈鹭超说,厦门中欧班列是全国开通质量最好的班列之一,各项运营质量指标全国领先,累计开行397列14487个大柜,货值约90.66亿元人民币。运营模式不断创新,有过境运输模式、“厦门+”城际间合作模式等,初步实现了“国家物流新通道”的战略定位。随着厦门口岸过境资质的批复,今年国际海铁联运的货量大幅增长。

中亚班列开行4年来快速发展,从每15天一列发展到目前每周一列。海投集团中亚线运营负责人赖金钱说,中亚班列的货量每年增长超过30%,货物也从低端的石材逐渐增加到汽配、生产线设备、挖掘机、塑料粒等高价值货物,累计开行105列3815个大柜,进出口货值约13亿元人民币。

厦门建发保税物流公司相关负责人王秀说,截至今年9月30日,中俄线已累计发运161列共6033个大柜,货值25.21亿元人民币。2018年,厦门对俄贸易实现进出口总值116.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1%。

【回顾】

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国家物流新通道的要求,市交通运输局积极落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行动方案。2015年8月,厦门至欧亚大陆国际货运班列开行,是国内唯一由自贸试验区开出的中欧班列。

【进展】

2016年10月,厦门中欧班列列入国家《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厦门市被列为沿海重要港口节点。厦门中欧班列实现了“海丝”“陆丝”的无缝连接,通过海铁联运辐射东南亚,得到了中央深改办的充分肯定,并要求厦门做好打造国家物流新通道工作。

【概况】

●中欧线:2015年8月16日首发,由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始发,厦门海投负责运行,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再由波兰入境,经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德国的杜伊斯堡,终点站是德国的汉堡,全程11951公里。到马拉舍维奇全程12天,到杜伊斯堡15天,到汉堡16天。

●中亚线:2015年8月16日开行,由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始发,厦门海投负责运行,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进入哈萨克斯坦,终点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全程6188公里,用时10天。

●中俄线:2017年8月开通,从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始发,厦门建发负责运行,由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出境,经过蒙古国、俄罗斯,终点是俄罗斯的莫斯科,全程9960公里,用时15天。

(责任编辑:唐秀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