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闽南新闻 >厦门新闻
艺多不压身 厦门的年轻人热衷上夜校
海峡导报
2023-12-29 10:09

艺多不压身 厦门的年轻人热衷上夜校

艺多不压身 厦门的年轻人热衷上夜校

东南网12月2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婧琳 文/图)拿起竖琴、翻开琴谱、练习弹奏……每周二晚六点半,忙碌了一天的95后上班族小肖都会提前半小时来到竖琴课教室练习曲子,准备学习晚上七点竖琴课程。在这间教室里,和小庄一样热情高涨的还有很多厦门的年轻“上班族”。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劳逸结合,工作生活两不误。

近日,#年轻人抢着上夜校#这一话题冲上热搜,“上夜校”成了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夜生活方式,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夜校”剧增,甚至“一课难求”,厦门也不例外。12月21日,厦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成人培训班开启了2024年春季成人班报名,报名第一天就有1400多人涌入系统,其中包含大量95后和00后。“上夜校”都学些什么?年轻人为何热衷于“上夜校”?

走访 厦门夜校都有哪些课程?

与上世纪80年代盛行的普及文化知识的夜校不同,如今流行的夜校课程内容丰富多元,更像是“兴趣班plus”,因此备受年轻人追捧。在厦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设的“夜校”——成人培训夜课从今年秋季开始涌入了大量年轻人的身影。12月19日晚,导报记者来到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10楼,走廊间竖琴声、钢琴声与歌声交织。

竖琴教室内,学员们正跟随着老师的节奏拨动琴弦。竖琴课的学员大多是20岁至30岁的年轻人,带教过老师说:“竖琴课是2021年底开班的,往年通常无法报满,但从今年9月开始,报名人数突然变多,且基本是年轻人。”过老师表示,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我很意外,不仅课上认真学,课后有的学员还会加练。在同楼层的声乐课教室,学员们的年龄也基本在20岁至30岁。

中医保健按摩班的教室也有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进行中医推拿、如何预防常见病等基础知识。带教郑老师说:“很意外的是我的中医班也有‘00后’来上课,还有不少‘95后’年轻人也越来越注重养生,课上他们往往是最积极的那一批。”导报记者注意到,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设的夜课既有吉他、竖琴等声乐乐器课程,也有爵士舞、有氧操、芭蕾形体等运动舞蹈课程,还有软笔书法、国画、水彩画等书法美术课程,以及中医保健、烘焙等较为实用的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课程。

在厦门,还有不少新开设的民营夜校也十分火爆。今年11月,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许多培训机构推出厦门夜校课程,内容大多以书法、摄影、吉他、舞蹈这类的技能类课程为主,课程种类丰富,上课时间均在晚上。导报记者随机加入了一个民营夜校群,发现群内有190人,群名为“夜校7群”,夜校负责人易老师说:“今年11月初开始开设夜校,目前已经有6个群都满了,每个群都有200人左右。”

探究 年轻人为何热衷上夜校?

“95后”小肖是竖琴课的一名学员,她说:“平时自己工作很繁忙,需要劳逸结合,主要是想有一个能长期坚持的爱好。”为何选择竖琴课?她表示,自己一直也想学一门乐器,再加上自己非常喜欢竖琴的声音,就想借此机会认真学好一门乐器,掌握一个新技能。“每当坐在古琴前,我会短暂地忘记工作中的不愉快,有时我也会穿着汉服来上课,会有一种仪式感。”对于古琴课学员小谢来说,学习古琴是给自己下班后“充充电”,能让自己的不愉快情绪短暂地“烟消云散”。

今年26岁的小庄10月份开始参与有氧舞蹈课程,她说:“本身对舞蹈比较感兴趣,自己也有运动的需求。”最开始,她只是抱着运动的想法来上课,但时间长了她发现,自己的生活状态也有所改善,变得更加乐观积极。

从事瑜伽行业运营的“95后”多林在中医保健按摩课上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她说:“自己比较好动,也对中医养生知识很感兴趣,学到了按摩推拿技巧后会和同事、朋友分享,比如按摩头部穴位、开天门之类的,他们都觉得非常解压。”不仅如此,在课程上,她也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了自己的朋友圈。

无论是想学习新技能的小肖,还是想给自己充充电的小谢,抑或是因为各种原因汇聚在这里的其他年轻人,他们都表达了趋于一致的观点:劳逸结合、学习新技能、拓宽朋友圈是自己热衷上夜校的主要原因。

未来 上夜校或将成为常态

“大概从今年秋季开始,报名成人培训夜课的年轻人突然增加,运动类、乐器类课程尤其受欢迎。目前大部分课程都是晚上上课。”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成人培训班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的春季成人培训班12月21日开启线上报名后,第一天报名学员就高达1400多人,到28日已有近2000人报名。

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夏芳认为,夜校的火爆体现了当代年轻人旺盛的文化生活需求,“上夜校”兼具学习属性和社交属性,不仅能学习技能,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空间,让他们短暂抛开工作,给自己一个独处空间和治愈时刻。未来,上夜校或许会逐渐成为常态,这也对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提出了考验,如何持续稳定保持课程水准、如何留住人气并保持热度、如何在现有课程上创新,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唐秀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