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 >新闻中心 >福建频道 >闽南新闻 >漳州新闻
漳州:全力助企解难题 一心为民增福祉
闽南日报
2021-07-13 09:58

解企业之难,急群众所盼。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群众诉求作为工作追求,切实把群众、企业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作为推进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久久为功、一抓到底。”漳州市主要领导说。

我为群众办实事,“我”是关键。漳州坚持目标导向,牢牢抓住“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我”这一关键主体,不断增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服务群众、企业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是重点。漳州坚持结果导向,牢牢抓住“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实”这一关键落脚点,紧密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实施“六比一看”竞赛,深入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推动全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走基层、下一线、进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及项目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更安心、更顺心。

扶企:千名干部挂千企 助力企业谋发展

“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跟踪对接,他们就像亲人一样给我们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抓生产、搞建设。”三宝集团负责人说,在当地挂钩企业党员干部的帮助下,硅钢一期、硅钢二期作为芗城区首批“成片开发”项目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企业实实在在体会到“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带来的成效。

漳州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主要采取“一家企业一名挂钩领导帮扶”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保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为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和“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秉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工作原则,既与企业保持必要工作联系,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又不影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挂钩帮扶三宝集团的党员干部说。

眼下,党员干部主动帮扶企业的场景也在古雷石化园区同步上演。日前,台资中怡精细化工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的关键阶段,但由于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多名外国专家抵漳事宜一再延后,导致设备安装调试工作难以开展,企业心急如焚。

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挂钩干部掌握情况后,迅速组成5人工作队驻点项目一线,“一对一”帮助企业协调办理外国专家入境签证、防疫检测、医学观察等一系列手续,确保外国专家顺利入境抵漳,设备安装调试顺利完成,项目得以加快推进,更为二期项目的开工奠定了基础。中怡化工(漳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英宗动情地说道:“祖国大陆为我们纾困,我们更要努力奉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名挂钩帮扶干部以实际行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要素保障水平是决定企业投资项目能否早日落地的重要因素。针对重大项目开竣工过程中易受关键要素制约影响的情况,漳州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六比一看”竞赛为抓手,着力突破项目建设“难、硬、重、新”问题,提出“五个机制”工作措施,做好项目各方面保障工作,以辛苦指数换取企业开竣工投产的建设速度。

联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是2021年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2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解决漳浦县就业人口5000多人。但是由于项目体量大、审批环节多,如果采取常规工作措施,势必拖累项目进度,对企业建设投产造成影响,在了解企业诉求后,漳浦县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组织专人专班跟进,分类整理“两单一表”,实行“一个项目一套要素保障方案”,逐条逐项梳理上报和跟踪,逐项协调解决“卡脖子”问题,仅用不到一年时间,便依法依规完成了项目备案、规划环评、热电联产等27项审批工作。

“过去靠企业单打独斗提交这些审批材料,也不知何时才能审批下来。现在有了干部帮扶,审批速度真是出乎意料的快。”联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负责人感慨万千。

今年以来,漳州已累计解决重点项目开竣工问题34个。闽粤联网工程云霄县马铺乡换流站征迁、漳州市第三自来水厂工程(一期)供电、新建漳州LNG高压管网项目规划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要素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全市上下正营造“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以干部间的良性“竞争”,让落户漳州的企业享受到更多实惠。

为民:靠前一线解难题 全心为民谋福祉

晨起,下楼漫步在无遮挡的大平台上,目之所及是掩映在翠绿之中的芝山公园,身旁是一株株竞相开放的三角梅和片片绿地;夜幕降临,小区内的太阳能路灯经过白天的蓄能后自动点亮,温馨的灯光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路。

这不是新建楼盘,而是漳州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生动实景。

“现在不仅小区环境变好了,还有物业帮忙管理,下楼见绿、停车有地,确实方便了不少。”家住芗城区金源新村的陈先生亲眼见证了自己住了26年的小区从“脏乱差”到“亮净新”的华丽转变。

自2018年起,漳州启动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建于1995年的金源新村搭上了这班“顺风车”。市、区两级政府先后投入350万元对燃气、供水、消防等进行改造,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基础硬件改善了,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街道干部在回访过程中发现,由于小区物业的长期“缺席”,好不容易建好的绿地成了菜地,空地也变成了垃圾堆。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有推进的力度、建设的速度,最重要的还要有人文关怀的温度。金源新村的情况也折射出了当前部分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的尴尬现实。

如何破题?我市通过成立国有物业公司,在推行“先服务、后买单”“社区居委会监督+小区服务中心承包+业主自治”等基础上,衍生出“一站式便民驿站”“幸福食堂”“四点半课堂”等涵盖生活保障、养老、托幼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一系列走心的举措让曾经视物业为“入侵者”的业主们改变了想法,主动接纳物业管理人员一同参与小区管理,补上了软件管理这一环,老旧小区也焕发出更加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目前,漳州已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908幢、建筑面积约303.82万平方米、受益群众32750户。东岳新村、教师新村、红旗新村等一批老旧小区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也一并享受到了优质物业服务带来的好处。

就在陈先生享受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红利的同时,5公里之外的龙文区长福安置小区内,一条微信公众号推文“承包”了李女士一整周的快乐。

文章的标题是“今年全市开建21所公办幼儿园!将新增4600个学位!”

点开正文,总建筑面积6050平方米,可提供540个学前教育学位的长福片区幼儿园赫然在列。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漳州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的50项各领域为民惠民的实招硬招中,与儿童相关的就多达6项。

“孩子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之前十分担心就学问题,现在心里的大石总算放下了,今后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平价优质的公办幼儿园,接送都很方便。”看着建成后幼儿园的效果图,李女士对未来有了更加美好的憧憬。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漳州累计投入资金26.85亿元用于民生领域支出。新建和改造提升绿道23.81公里;新增停车泊位1349个;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9151套;完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整治16处;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90公里;完成危病桥改造13座;向59291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3621万元;“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登记企业4346家,录入数据6416万条……

一串串数字变化的背后,是漳州将群众操心事变为放心事的赤子之心,是将群众烦心事变成暖心事的为民之心,是将群众揪心事变成顺心事的奉献之心。(芝山 戴晨旭)

(责任编辑:唐秀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