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全省首个“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位于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的黄振芳家庭林场“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成为打卡地,吸引了数千名游客参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曾到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并亲手种下三棵杉树。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首次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绿色生态理念。
“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周宁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新起点,在放大生态效益上下足功夫,做大做强特色现代农业、全域旅游等生态产业,培育发展可再生能源、数字经济等新业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子。”周宁县委书记袁华军说。
以林兴业百姓富
依托黄振芳家庭林场丰富的林业资源,在县镇两级支持下,后洋村试点开展农村生产要素流转,按照“林养、林种、林游”产业模式,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高山晚熟葡萄和阳光玫瑰一共种了18亩,今年产量供不应求。”后洋村村民黄传融说,依托七彩后洋、七彩水稻以及“三库”基地,今年游客量持续增加,辐射带动合作社休闲采摘游大发展。
黄传融介绍,他和20多个村民组建荣茂农业专业合作社,不仅在林下种水果,还在林场种了50多亩黄精、芍药,养了210多箱蜜蜂,林下经济每年给合作社创造50多万元的收益,也给当地近3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同时,周宁引进的花卉企业三杉生物科技公司落地后洋村,发展高山冷凉花卉;和谐牧业公司养殖澳大利亚进口纯种荷斯坦奶牛近千头,逐步形成“林、茶、果、牧、养、游”发展路径,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林业发展的“后洋探索”引领周宁绿色发展。到目前,周宁县共利用9.4万亩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建设57个林下经济项目,林下种植中草药1578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3.1亿元,参与建设的林业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300家,带动就业近万人。
生态旅游人气旺
备受游客青睐的不仅有后洋村,还有青山环绕中的“乡村迪士尼”苏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鲤鱼溪以及新晋网红打卡点花海小镇等。据统计,国庆期间,该县接待游客量达1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50万元。
近年来,周宁以绿色发展为底色,总投资近10亿元,建设旅游配套项目30多个,不断完善乡村游景点,同时加大招商力度,全面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李墩镇楼坪村联手石门山,精心制定徒步古道路线及古村旅游精品路线;礼门乡陈峭村利用大自然馈赠的日出云海、峭石峡谷,每年吸引10万人次游客前来一睹“芳容”;玛坑乡紫竹村依托别具一格的吊脚楼和原始的自然景观,打造集“吃住行游购”为一体的生态康养旅游……
用好生态换好生活,用好风景换好前景。在全域旅游带动下,周宁成功创建国家级及以上文化旅游品牌24个,56个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点先后开放运营,运营和在建的民宿超过100家,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屡创新高。
绿色产业动力足
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较为开阔的发展空间,为引进绿色工业创造了可能。通过深入对接宁德市四大主导产业,优化营商环境,山区县周宁抱上了一个个“金娃娃”。
10月9日,在周宁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已入驻企业43家。该园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行工业污水统一处理、循环利用,其中一期规划用地1743亩,达产后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可创造税收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000个。
位于咸村镇的周宁站前工贸科技园项目稳步推进。这是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又一大项目,将引进物流仓储、公铁水联运和工业企业,重点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先进设备制造等产业。
此外,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的周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程预计年底实现一号机组投产发电,明年全面竣工。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2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28万吨。
周宁抽水蓄能电站是当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缩影。到目前,该县建成水电站40处,去年清洁能源总装机约55万千瓦。
为有序推进各项目建设,周宁定人、定责、定进度跟踪联系,并在用地、审批、融资等方面攻坚突破,打通税务、财政、金融等方面惠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在促投资、稳增长方面,周宁强化重点项目“集中协调、专班推动”工作机制。截至9月底,2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6.84%。
“未来五年,我们将继续主动融入环三都澳大湾区开发,深耕细作宁德四大主导产业上下游项目,集中精力打造新城区、李墩、咸村、七步等四大片区,精准对接引进不锈钢、新能源、汽车配套等领域优质项目,培育更多新增长点。同时,以清洁能源为生态产业添动力、增绿色,让县域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周宁县代县长陈文卿说。
本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黄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