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郑文敏)今年,财政部对全国1959个县(县级市、旗)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中,周宁县脱颖而出,排名全国第17位,居福建省第一。
小财政撬动大发展。如今的周宁县“打开山门”搞建设,县城区面积从2015年的6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衢宁铁路(周宁段)建成通车,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在即,四大工业片区火热推进;民生投入持续发力,建成一大批“补短板”项目……
一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实现财政由“吃饭型”向“发展型”转变?如何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周宁县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强改革、促发展、惠民生”的思路,在管理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绩效,努力走出一条以现代财政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惠民生
周宁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弱,财政收入根基不稳定。面对“钱袋子”日益收紧,该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财政存量资金定期清理和日常预警告知制度,盘活资金统筹用于民生等领域。
“我们将去年盘活出来的资金全部都用于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急需领域支出,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周宁县财政局副局长刘剑说。
打好财政“铁算盘”是为了惠民生。周宁县从预算安排到预算执行、资金调度、资金使用等各个环节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优先保民生,每年确保80%以上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
2020年,该县投入民生相关资金18.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4%,同比增长26.3%。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周宁县累计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44项、民生补短板项目77项。其中教育领域投入近5亿元,实施28个教育补短板项目;投入资金1.2亿元,推进改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近4.5亿元,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抓效益
“通过财审,这个项目资金从1800万元减少到1587万元。”日前,在周宁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评审人员正在对某项目预算进行复审。
在周宁,评审中被砍掉部分项目预算并非新鲜事。2016年,周宁县成立了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建立项目全程跟踪评审机制。5年来,该县按照“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财审标准,累计评审724个项目,评审总额达38.3亿元,省下3亿元。
用好每一分钱。周宁县严格事前绩效管理,建立新出台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从源头上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同时,盯紧预算执行全过程,采取日常动态监控和财政集中监控相结合方式,每项指标逐项逐条落实到位。
“用财有方”的同时,周宁县积极“生财有道”。在抓好重点税源、主体税种征管的同时,结合产业开发、城镇建设带来的三产及各类商贸服务业不断繁荣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财政贴息、技改补助、转型升级等多种手段,以较少的财政投资,带动、聚合更多的金融、民间资本投入到项目建设上。通过驰而不息的财源建设,该县收入规模均值增速在15%以上,位列全市前三。
2020年,该县累计争取政府债券48187万元支持社会发展,周宁抽水蓄能电站、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等一批“金娃娃”项目陆续投产见效,正逐步形成全县的后续财源。
晒“账本”
登录周宁县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发布平台,全县87个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内容一目了然。
周宁县坚持将财政预决算公开作为“透明政府”的基础性工程,让群众明白政府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
同时,实施全口径预算,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内的四本预算的收支范围,做到了四本预算统一算账、统筹安排,有效提高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能力。
“在这一体系下,政府公共预算与专项预算相对照、经常性预算与项目预算相配套,反映出政府预算的全貌和资金流向。”周宁县财政局预算股负责人胡陈雄介绍。
周宁县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对政府和部门预决算进行公开,分部门组织专人对全县预算单位公开情况进行初审、会审并督促整改,推进预决算公开管理常态化、规范化。
“向每一分钱要效益,我县财政管理综合绩效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周宁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陈文卿表示,周宁将再接再厉,接续奋斗,积极推进财政各项改革,狠抓预算规范执行,强化收支管理,力争财政管理工作再创佳绩,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