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让南平市延平区北坑家庭农场的70亩火龙果丰产又丰收。
“单产提高了25%,每亩产量突破1500公斤,果品固形物含量由12.5%提高到15%,平均单果重在350克以上。”金秋时节,农场主魏水生一边忙着采收火龙果,一边算着增收账,“过去的两年,农场增收节支20万多元。”
老魏本是个跑货运的司机,随着年龄增大,体力逐渐吃不消了。于是,他选择返乡创业,并将目光投向了市场前景不俗的火龙果。2018年,老魏在老家南平市南山镇北坑村,发起成立北坑家庭农场,引种优质火龙果。
但他慢慢发现,火龙果属于高耗肥的作物。由于缺乏经验和资金,舍不得下重肥,前期产量不尽如人意。有没有什么方法,既能生态减肥,又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呢?一筹莫展之际,来自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陈钟佃,带来了生态循环农业解决方案。
畜牧业是南平市第一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超40%,生猪产业又占畜牧业产值的25%。其中,延平区是全国583个重点生猪养殖大县之一。2020年,为推动当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省农科院与当地企业福建省华龙集团饲料有限公司、南平华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华龙生猪产业研究院。
延平区现有生猪存栏量70万头,年出栏量近150万头。推进生猪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研究院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
“在生猪养殖中,我们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要求,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为主线,开展猪粪及其沼液在果蔬、粮农作物、水生植物、林地等多种场景中的多模式利用。”陈钟佃说。
很快,“猪—沼—火龙果”模式,便在北坑家庭农场落地。
2020年起,北坑家庭农场与华和农牧公司开展资源化利用合作,利用该公司的猪粪堆沤有机肥替代化肥进行火龙果栽培。
“亩施有机肥2.5吨,亩减施化肥120斤,每亩节约用肥成本840多元。”陈钟佃说,农场内还引入沼液贮存桶,布设沼液输送主管道800多米、沼液滴灌管道1.2万多米,沼液与水调配后滴灌施用,每亩年节约施肥用工150元。通过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场的果品与产量都有了显著提高。
不仅仅是种植业,生猪养殖废弃物在水产养殖业中也大有作为。
“我们利用狐尾藻、大薸、红萍、藕等水生植物生长的需肥规律,在养殖水体中按一定的比例加入沼液,以达到净化水体中氮、磷的目的,并利用其植株进行淡水鱼养殖,养殖库塘水再用来进行莲藕(稻)种植。”陈钟佃说,通过构建“沼—水生植物—鱼—藕(稻)”生态模式,使养殖废水多级循环利用,达到养殖污染综合治理。
本报记者 张辉
据悉,华龙生猪产业研究院成立以来,共建成沼液输送管道约20公里,15立方米沼液车1部,签约农田面积930亩,新垦抛荒地100亩,收贮林地390亩,租赁竹林地1480亩,资源化利用合作企业4家、面积达1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