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21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王玥明 通讯员 占新辉)“段主任您好,我们收治了一例病因复杂的患者,急需您帮忙会诊……”日前,在南平市浦城县盘亭卫生院,医生李凯斯通过浦城县总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向县总医院的段小洋副主任医师求助,一场“隔空”会诊紧急开启。
陈大娘被送进卫生院时,面色惨白、心慌气喘、极度虚弱。经初步检查诊断后,李凯斯确定老人病情危急,情况不容乐观,便迅速向远程会诊中心工作群发出申请。段小洋第一时间回应,即刻进入会诊状态。
通过远程会诊中心视频系统,李凯斯和段小洋共同查阅了患者陈大娘的病历、检验检查结果等,约30分钟的紧张会诊后,确定了治疗方案。
医务人员迅速按照方案行动,终于,陈大娘的症状有所缓解,转危为安。
“不用出乡镇,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县医院专家的诊断和治疗意见,方便又放心!”陈大娘的家属拉着医护人员的手连连道谢。以往,从盘亭乡去县总医院治疗,需乘班车约一个半小时,而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让山区群众的就医路不再遥远,让生命通道更加畅通。
这紧张又暖心的一幕,正是南平市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南平市深入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创新县域医共体“三包四单七协同”机制,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从“县级强”迈向“县域强”。
“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群众不仅能在家门口‘看上病’,而且能‘看好病’。”南平市卫健委体改科科长占新辉介绍,所谓“三包”,就是把保障老百姓看病的基本医保基金、防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打包给医共体,由整个医共体负责老百姓的看病就医和疾病预防。
“四单”即建立政府办医责任清单、部门分工权责清单、医共体内部运行清单和卫健部门监管清单,实行清单制管理,进一步厘清医共体建设责任边界。就像在患者陈大娘的会诊中,“四单”明确了段小洋等远程专家与李凯斯等当地医生的分工,确保他们能够放手合作、紧密配合、及时救治。
“七协同”即专家资源、人员管理、医疗技术、药械保障、双向转诊、医防融合、信息共享这七个方面实现上下协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贯通,凝聚成强大的医疗合力。
连日来,政和县熊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N”全民健康服务团队带着医疗设备,穿梭在各个人口密集的小区。周末,小区的空场地便是他们的临时“摊位”,在此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把健康关怀送到居民家门口。
“平时要上班,请假去医院检测血糖太折腾,现在有医生周末上门测血糖、指导用药,真是上班族的福音啊!”居民张阿姨称赞道。
群众头疼脑热不用再跑大医院,离开县域到处奔波,在基层就近就能看好;若患上某些重疾,借助远程医疗、名医工作室,在家门口也能接受上级医院的优质服务;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还能就近享受贴心的网格化健康管理……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南平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更加“紧密”,基层健康服务“网底”愈发坚实。
早在2021年,南平市10个县(市、区)均由县级公立医院牵头建成医共体,已覆盖139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评判标准。
目前,南平县域医共体远程会诊、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病理检查、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六大中心”持续推进,截至2024年12月,累计服务基层群众111.97万人次;卒中、胸痛、呼吸诊疗、创伤等急诊急救“四大中心”建设进一步深化,截至2024年12月,累计为基层提供急诊急救服务29.16万人次。截至2024年11月,南平市县域内住院量占比、基层诊疗量占比分别提升至67.59%、59.9%,分级诊疗体系日臻完善,推进“医”路畅连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