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后的带雾寺全貌沈琳 摄
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坂洋村汀坪头的山峦之中,“栖身”着一座小小的寺庙——带雾寺。这里海拔高,四周一片浓绿,一年中有一大半的时间被雾气笼罩,人们到此,恍如置身于梦幻般的画卷之中。
带雾寺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年),建筑面积528平方米。除了始建年代久远,它还有一重特殊的身份——闽中支队司令部疗养所旧址。原来,1948年,福清、莆田、永泰边区中共地下组织在此设立据点,开展革命活动。1949年7月,中共闽中工委副书记兼闽中支队副政委林汝楠因病在此疗养。
岁月流转,加上经年雨水风霜侵袭,深山中的带雾寺早已是伤痕累累。“文革”期间,寺院的部分结构被毁,1991年获重修,2017年1月被命名为莆田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闽中支队司令部疗养所旧址,2021年3月,带雾寺被省文物局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2021年,涵江区文物保护协会成立,一批热爱文物、关心文物保护事业的志愿者自发组成了省内首家社团登记的区级文物保护协会,开展文物研究、交流宣传、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活动,让这座远离公众视野的文物“活”了起来。
“带雾寺的房屋是土木结构,出现过墙体开裂、屋顶漏雨、木头大面积虫蛀等问题,每年一进入雨季,就有可能发生更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文物的真实性和稳定性。”涵江区文物保护协会会长姚金辉介绍说,协会团队成员自发筹集资金,一起商量做好该寺修缮工作,避免建筑变形、倾斜及本体遭受雨水侵蚀等问题。
除了传统修缮施工团队,协会特邀文物专家对修复方案提出专业意见。他们使用传统的木材、砖瓦等材料,只在加固和防水处理中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修复过程中,他们特别注意对古建筑的文化元素进行保护,如门窗的雕刻、墙面的彩绘等,尽量使文物“修旧如旧”。
修复过程难免有难点和挑战。项目负责人陈礼明说:“由于这些古建筑历史悠久,很多材料和工艺都已经失传。为了尽量还原历史建筑的原貌,我们不仅要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还要不断尝试和摸索妥帖的修复方法和工艺。”
如今的带雾寺,从外观看,原本破损不堪的屋顶被重新修缮,露出了精美的木梁和整齐的瓦片;原本残破不堪的墙面被重新粉刷,恢复了色彩和质感。文物专家根据当地文化特色,在不改变原建筑形制、结构、材料和工艺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了适当的改造和装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守护历史文脉传承创新发展,用行动和热爱为文物事业添砖加瓦。”姚金辉说,这是协会成立的初衷。协会成员第一次全体参与了带雾寺的修缮,见证了它从濒临倒塌到重焕新生。
“我们深感文物保护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保护若晚一点,文物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就会损坏甚至灭失了。因此,更应加快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步伐。”他说。
目前,涵江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75处,可移动文物83件;共有国家、省、市及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4项。
姚金辉说,古建筑历史悠久,在长时间风、雨、雪等自然因素或屋顶重量、人员干扰等外力因素的作用下,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多种结构病害,需要及时进行维修保养。与此同时,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修缮加固,提升建筑施工质量、改善砖石材料性能,让古建筑“延年益寿”。
“如果说文物有生命,那么修缮、利用,则是赋予了它第二次生命。”多年来,在姚金辉的带领下,该协会多方募集资金近500万元,发挥协会古建筑维修专业人才优势,完成了省级文物单位雁阵宫和市级文物单位延宁宫、后郭陈仲陞宅、田厝新兴宫等10家会员单位的维修工程。此外,协会还完成了梧塘世惠祠、大洋莲峰宫等两家会员单位的安防工程施工并通过省级验收。
在做好保护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扩大涵江区文物的知名度,更好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作用?
“我们要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把文旅‘融’起来。”涵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陈美娟说,涵江区是千年古镇,文化积淀丰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政府与协会合力谋划,以“政府引导、社会运营”的方式,实现保护优先、以保促用、以用推保,让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化身人文观光打卡地。
如今,澳柄宫革命旧址、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宣德宫)等11处协会会员单位入选省、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江口镇福莆仙东岳观等文物保护单位和百多个宫观的文物,经过修缮保护提升,结合侨乡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十里蒜溪景,百年南洋风,千载驿道情”的特色侨乡旅游精品线路,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涵江区文物保护协会还积极配合区文物保护中心,编辑文物名录《涵江文物》一书。目前该书已定稿,全书20万字,收录图片300余幅,内容包含区内每处不可移动文物的简介、特征、现状照片等基本情况,计划于年底出版。(本报记者 沈琳 通讯员 林亦霞 朱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