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海神妈祖·梳发立志》选段表演。
东南网1月8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李伟凡 周文娜 文/图)新年来临之际,莆田学院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莆仙戏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以下简称“莆仙戏特色班”)的莆仙戏专场演出。演出以“薪火相传 新梅初绽”为主题,展示了该校莆仙戏特色班的教学成果,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在大学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当天,演出在莆仙戏折子戏《盛世锦庭芳》中拉开序幕,莆仙戏特色班全体学员盛装登场,装扮成莆仙戏中的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行当,展现千年莆仙戏的科介技艺和独特唱腔,赢得台下师生阵阵喝彩。
由莆仙戏特色班学员、音乐专业学生黄佳雯和吴丁浩带来的《踏伞行·踏伞》,是当晚演出中的一个亮点剧目。轻旋、紧握、稳伞、轻扶、拖伞、踏伞,每一个动作都传递出深深的情感。当剧中男女主角因避雨共处一室时,那种微妙而又强烈的情感变化被两名同学演绎得有滋有味,观众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与剧中人物一同经历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舞台上,《吕蒙正·大且喜》《朱弁回朝》《单刀赴会·过江》《杀狗记·迎春牵狗》《海神妈祖·梳发立志》等剧目轮番上演,为学院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表演太精彩了,让人流连忘返!”学生陈家荣在演出结束后感叹,自己虽然在莆田上大学,但之前对莆仙戏知之甚少,这场专场演出让他大开眼界。他认为,像莆仙戏这样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非常珍贵,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承。
这些精彩演出的背后,是莆仙戏特色班每名学员不懈努力的成果。“我从小就在乡间跟着大人们看戏,但加入特色班后才有机会比较规范地学习莆仙戏,让我进一步感受到‘熟悉又陌生’的非遗古戏蕴含的深厚魅力。”莆仙戏特色班班长曾义正并非音乐专业学生,但他从小对莆仙戏兴趣浓厚,特色班又是一个难得的学戏的平台和渠道,因此他格外珍惜。
据介绍,莆仙戏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和“南戏遗响”,以其古朴、典雅、细腻的表演风格闻名中外,角色行当沿袭宋元南戏生、旦、靓妆(净)、末、丑、贴生、贴旦7个行当角色的旧制,传统科介多达900余种,常用的科介有500多种。
“学习莆仙戏的最大挑战在于唱,幸得老师们的反复指导,让我有信心逐步攻克难关。”曾义正告诉记者。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和同学们对莆仙戏的喜爱也越发坚定。
“这次演出不仅是展示学生的才艺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是我院在非遗传承教育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莆田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莆仙戏特色班班主任林赛君介绍说,特色班紧密围绕需求导向,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优化课程设置,将莆仙戏的表演技巧、历史文化等知识融入教学。学生们在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提升了文化传承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展现文化自信。
多年来,莆田学院一直致力于莆仙戏的传播和传承。2018年,该校开设莆仙戏特色班,培育莆仙戏表演、作曲、编剧、舞美设计等应用型专门人才。2022年,该校聘请国家一级演员、莆仙戏剧院院长吴清华和国家一级演员、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黄艳艳等为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指导莆仙戏教学。迄今,特色班已培养了近200名学生,成为莆仙戏传承与发展的新生力量。
“特色班成立以来,我院积极探索莆仙戏传承新模式,在各类艺术比赛中屡获佳绩。”林赛君透露,学校以荣获“文华大奖”的《踏伞行》剧目主角为设计元素,打造了“莆小君”“莆小仙”两个莆仙戏动漫人物形象,扩大莆仙戏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让其以更时尚、接地气的方式触达更广泛的人群。
同时,学校还聚焦新时代莆仙戏传承传播路径优化,吸引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和非遗文化爱好者参与“潮戏汇友”实践,探索出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全新模式,培育了大量莆仙戏忠实的宣传者、推广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