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中国老师到英国“支教” 称最后实验效果很理想
2015-08-05 07:58
现代快报

5位老师与学生合影(左二为李爱云) 图片来自BBC网站

5位老师与学生合影(左二为李爱云) 图片来自BBC网站

老师在教学生做眼保健操 图片来自BBC网站

老师在教学生做眼保健操 图片来自BBC网站

学包饺子 李爱云供图

学包饺子 李爱云供图

学做剪纸 李爱云供图

学做剪纸 李爱云供图    

昨天,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被英国BBC2台即将播出的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刷屏了。这部纪录片分三集,第一集于英国当地时间8月4日晚上9点播出。这是英国BBC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启动的一个研究项目,在英国博航特中学开设“中国实验班”,抽取50名九年级学生,由中国老师上课,一个月后和同年级孩子一起参加测试。在一些报道中,“我们的老师被英国学生逼疯了”“中国教师将英国学生训哭”等标题引发热议。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5位老师中有一位就是来自南外的英语特级教师李爱云。她告诉记者,其实预告片中反映的只是开头的一些不适应,最后实验的效果非常理想,她也希望大家在看完纪录片后再做评论。

现代快报记者 吴怡 徐萌 黄艳

  BBC剧透

昨天,BBC在网站刊登了多篇采访内容,还放出了4个短小的预告视频片段。现代快报记者随后对BBC网站以及英国《每日邮报》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编译。

50个学生在校期间要求穿校服,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课间有眼保健操。在1个月的时间内,学生们每天早上7点就要到学校,这对于爱睡懒觉的14岁女生罗斯(Rosie Lunskey)来说,可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早上6点就起床,赶到学校都要7点15分了。”

每天早上,学生们要参加早操,在伴奏中,学生们排成行列,有规律地摆动手臂和身体,整个过程持续25分钟。一天繁忙的课程要整整持续将近12个小时,晚上放学后还需要打扫教室。

“超长的在校时间,严格的纪律要求,”这是英国BBC网站总结出的中国式教育体系的特点。

 早上7点到校,一天12小时

邹海连是这次“实验班”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数学课老师。在真正上课前,他决定将中国课堂“是一个整体”的思路带给这群英国的学生。他通过做操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集体感”,他甚至组建了一个班委会,明确每个值班委员应该做的事情。

在BBC已经放出的预告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老师严肃地用英文告知学生:不许说话,不许问问题。这也许实在是出于无奈。

“学生什么都不能说,老师指东,我们就不能往西,”而对于罗斯来说,要做到这样很难。“我习惯了在课堂上讲出我的观点,大胆地提出想法。”有学生称:“考试分数似乎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习像个机器人”“当有50个学生聚在一间教室里面,老是会有一种感觉我需要一直与他们竞争,这让我很难集中精力去听课。”

 不许说话,不能问问题

强烈的中西方文化和教育理念碰撞,使得教学中,不但学生“Hold不住”,连老师也有些“抓狂”。

“我第一次跟他们讲勾股定理的时候,我决定让学生们先推论,证明,再运用这个定理。在中国这是很重要的。然而有很多学生说,他们发现完全没有必要去证明勾股定理,只要学会运用就足够了。”邹海连说。在BBC放出的预告片中,也能看到这一点。学生们百无聊赖地讨论着什么是三角函数,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个公式,只要教会我们怎么用,将来如何缴税和找工作就好了嘛。”

为期一个月的教学结束后,虽然一开始摩擦重重,但中英双方也逐渐从中找到了契合点。博航特校长尼尔表示,大家在一起度过了一段时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了,有些学生甚至开始喜欢从黑板上抄录笔记。

邹海连则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叫做Joe的男生摔伤了胳膊。 Joe的妈妈和弟弟来接他的时候,Joe单手拿着一个重重的包,他的妈妈没有帮他提,Joe也没有喊别人帮忙。 Joe的弟弟想帮他拿,他也拒绝了。“这是不是就是英国教育的理念,让他们学会独立。”

证明勾股定理让学生抓狂

网友评论

“@JG_江南小水龟”:然而我现在很怀念每天面对试卷的日子,自从上了大学感觉智商都降低了。

“@wsisnice”:我就想看看这强度到底有没有达到中国普通学校的标准。

“@King智媛”:事实证明:我们是坚强的一代。

“@1995的小鱼儿”:看到有人说中国老师就是把学生教成一只只顺从的小绵羊……然而并没有啊,皮着呢!

“@河畔暮垂柳”:请带外国老师回来好吗?答应我!

“@6600铃”:中国的学生不是好当的。

“@贺皓月hhy”:真爽……我们的痛也让别人尝尝。

 对话南外老师李爱云

英国学生爱思考,中国学生求知欲强

李爱云是今年2月23日启程,4月3日回国的,前后在英国40天,前一周进行准备,后面有四周教学,再由伦敦大学进行检测。她的搭档除了一位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IB班的数学老师邹海连外,还有三位曾在中国国内有丰富教学经验,目前定居英国的女教师。5个人包下了这个实验班的所有教学。

现代快报:你如何看网友对纪录片的评论?

李爱云:预告片也是一种宣传,让大家期待这个节目,但只是选取了开始阶段的一些镜头,纪录片共有三集,分别是当地时间的8月4日、11日和18日晚上播放,随着节目的进展,会出现学生表现很好的镜头。说老师训哭学生,并不是事实,建议大家看完纪录片再做评价,最后的实验效果是非常好的。

现代快报:预告片里你在课堂上说到NO TALKING NO QUESTION ,你是真的因为课堂纪律太差生气了吗?

李爱云:这其中有误解。我的不少学生和朋友都很惊讶,觉得不太像我。其实这只是课堂上老师让学生等老师讲完后再问问题的一个表述,中间有个词是NOW,并不是不让学生提问和交流,而是在说话时希望相互的尊重。恰好预告片选取了那个镜头,当然也可以理解。

现代快报:在你看来,学生开始的不适应来源于什么?

李爱云:BBC给出的在校时间表,是他们调查传统中国学校的时间表安排的,每天早7点上学,晚上7点放学,学生在校12个小时。当然这和我们中国现在的教学时间不完全一致,比如我所在的学校,学生是下午三四点放学。因此英国学生开始不适应。还有一点就是,这所学校原本一个班是十几个学生,最多二十几人一个班,我们的实验是50人一个班,班级人数的突然增加,也引起学生的不适应。

现代快报:后来学生们有变化吗?

李爱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适应,可以说他们非常懂礼貌,而且非常有规则意识。如果真的做错了,他们会主动说sorry;如果要请假,他们会请父母写假条、打电话。而且南外的教学模式其实和英国还是比较相似的,加上5位老师中,只有两位是国内的在职老师,而且也不是传统学校的老师,所以这个适应的时间不长。

现代快报:这个班如何教学?

李爱云:数理化和生物,英国校方给一个指定的大纲,我教的汉语,是我国汉办的教材,英语语法教材是自选的。在四周教学中,我们五位中国老师“包班”。我们有晨会、班会,也有家长会,有问题会和家长沟通,家长也比较配合。同时我们还要教学生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包饺子、剪纸等,这些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

现代快报:中英两国教育各有什么特点?

李爱云:我们肯定有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他们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从具体的学生对比来看,英国的学生们爱思考、爱表达自己是普遍的特点,他们的课外作业阅读类的很多,活动性课程也多,但相对所学知识不深,偏研究型和思考型。他们演讲、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不会一定要听权威的,比如我讲英语带美国口音,他们会提出来。在学习方面,他们不把考大学当成目标,而是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我们中国的学生守纪律,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动机更强一些。

现代快报:这次的英国教学收获了什么?

李爱云:虽然不能“剧透”,但可以说的是,在最后的考核中,我们的实验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和学校的校长、老师、学生都建立了感情,最后离开的时候,孩子们都哭了,写了很多小卡片给我。有的孩子甚至说,还想当我的学生。今年10月,有些学生会到泰州来,已经发邮件给我,说要来南京看我。

在教学上,也带来一些思考,我们南外的学生演讲能力是比较强的,但与英国的学生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也会把英国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带到中国的课堂上来。今年5月份,BBC来到南外拍摄真实的中国中学生的校园生活,会在纪录片中呈现。

 揭秘

 唯一男教师

 是如何入选的?

被英国BBC选中的5名中国老师中,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邹海连是唯一的男老师。杭外校办负责人昨天表示:“目前网上的报道不是很正面,预告片和片面报道无法完整反映节目初衷,邹老师希望大家看过节目后再做判断。”现代快报记者从杭州外国语学校官方网站上了解到,邹海连是个80后,从浙大数理统计专业拿到硕士学位后,到杭外担任数学老师。

此前的公开报道中,邹海连回忆,用英语上的第一节数学课花了比平时多几倍的时间:把数学专用名词、教案统统翻译成英文,甚至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如今,邹海连的数学课已经很好,给英国孩子上课不成问题。

记者从一些节目照片和预告片中看到:升旗仪式上,邹海连右手举着大喇叭主持;运动场馆里,邹海连认真给面前列队的学生上课……而且,邹老师也没有冷落自己的老本行,继续站在讲台上,教英国孩子们分析三角形角度、解答几何题目。

  追问

  引进教辅书和实验教学

  英国钟情中国教育?

今年3月有一条新闻很轰动,说的是英国要引进中国的数学教辅书《一课一练》,用来提升英国学生的数学水平。现在又有了英国名校引进中国教学模式的尝试,英国钟情中国式教育?

英国引进中国教辅,还互派数学老师

据了解,在英国出版的《上海数学一课一练》有11册,对应英国小学和中学的11个年级。有人认为,《一课一练》走出国门的直接原因是2013年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2)结果。2012年PISA结果显示,上海中学生的数学、阅读、科学能力均为世界第一。数学成绩方面,上海学生的平均分是613分,英国仅为494分,美国则为481分。英国教育部还和上海市教委进一步合作,互派小学数学老师,分享教学经验。英国教育界人士希望,在数学和科学这两门科目上,以中国式教学为主,不要再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中国模式也在变化,不能界定为“填鸭式”

对于纪录片中的设定模式,中国的家长和老师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小学生家长吴女士说,现在的中国教育并不是“填鸭式”。以南京的小学初中来说,现在就没有什么学校是50人的大班,有的小班只有20多人,而在校时间,根本不会达到12个小时。“8点到校,下午最迟4点就到家了。”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时间甚至可以超过老师的授课时间。“但我们的孩子平时对老师确实比较敬畏,普遍不会在老师说话时插嘴。”不过她也表示,包括写字、做题等训练性的书面作业比较多,这一点还有待改进。“虽然老师已经注意了这一点,但对书面作业的量还是会有要求,留给孩子看书的时间不多。”

南京的一位初中老师也表示,因材施教是现在老师追求的教育目标,中国的课堂现在也在调整,更注重师生的互动,特别在非升学年级,课外的拓展也在加强。

返回顶部
手机站 海峡网
m.hx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