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信娜) 北京市卫计委近日公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北京市“单独二孩”申请数和办证数,分别为53034和48392例。自去年2月2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单独二孩”申请数今年已呈稳步上升趋势。
今年8月底,北京市“单独二孩”申请数首破5万,达到50406例,与去年不足3万的申请数相比大幅上升。此次公布9月份的数据相比8月存在稳步上升,申请数增加约2500例。
根据对已办证育龄妇女年龄段分析统计结果,31至35岁占比最高,共27435例,占总办证数的56.69%。其次为26至30岁,共11437例,占比23.64%。此外,36至40岁为8334例,为7.22%。以及41至45岁和25岁以下,分别占比1.69%和0.56%。与8月份数据相比,不同年龄办证人数占比变化不大,其中26至30岁占比缓慢上升。
追问
是否带来生育高峰?
“单独二孩”去年申请数不足3万,今年8月底申请数已破5万,是否预示下一个生育高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口学专家陆杰华就此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申请数量与实际生育数量存在差异,其只是一个简单的参考量,与是否生育并非直接相关。申请数有所上升,可能是北京相关配套政策产生效果。
就全国范围“单独二孩”是否遇冷的问题,陆杰华认为“基本未达到预期”,在他看来,市民生育观念发生变化是政策遇冷原因之一,“尤其主体为80、90后”。此外,生育成本逐渐变高也成为诱因之一。
医院建档难度变大?
根据媒体报道,北京妇产医院的建档床位呈现紧张,预产期在明年5月之前的建档名额已所剩无几。
“只能说三甲医院等好医院建档紧张,其他二级医院仍然可以承受,如果分散一下仍然可以建档”,卫计委相关人士表示,北京有100多家妇产医院,北京每年能够接受产妇20万人左右,目前还没达到这个数量。
“这说明优质医疗资源,与市民需求仍存在一定矛盾”,陆杰华也认为,大医院产科床位紧张不能代表生育数量增加,“总体还是要看全市医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