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 >国内频道 >国内新闻
暖心!孙女伸长手给骑车爷爷打伞:撑得不好还是湿了
2015-11-14 07:50
现代快报

风雨中,孩子坐在自行车后座给爷爷打伞 耿莲莲 摄

风雨中,孩子坐在自行车后座给爷爷打伞 耿莲莲 摄

爷爷接孩子放学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爷爷接孩子放学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你的记忆中是否也有这样一辆二八大杠 资料图片

你的记忆中是否也有这样一辆二八大杠 资料图片

夜雨中,在南京马道街一位老人骑着自行车载着一个孩子,孩子奋力地伸长胳膊,把手中的伞撑在老人头顶。这是前天晚上,网上广泛流传的照片,让看过的人都感到了一丝温暖。“孩子,你撑起的伞也许挡不了风雨,却足以融化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照片的配文如是说,这也让人们在连日冰冷的秋雨中感到阵阵暖意。现代快报记者 王益 黄艳

暖心

拍摄者偶然遇见

觉得很感动

照片发布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许多人看了心里都暖暖的,称赞这位小朋友懂事又孝顺。有人想起了前不久为了给儿子撑伞,淋湿了自己的爸爸。“父爱让人感动,而这个孩子的孝心,也十分动人。”

还有人回想起了小时候,说以前也经常这样坐在爸爸、妈妈或者爷爷的自行车后座,“爸爸的背,爸爸骑车时被风吹起的衬衫,小手最爱拍平爸爸的衣服”都是童年的记忆。而像这样靠在父母长辈的身后,或是躲进他们的雨衣里,都会觉得充满了安全感。最朴素的感情才是最感动、温暖人心的。

也有家长感叹,如果长辈淋着雨,自己的孩子估计不会想到为大人撑伞,现在这样有孝心的孩子太少了!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最早发布这组照片的是公众微信号“南京亲子帮”,随后被“@南京发布”微博、微信转发,引起了巨大反响。记者联系上了照片的拍摄者耿莲莲女士。她告诉记者,照片是她12日晚上9点多拍到的。

“当时我从市第一医院挂完水出来,到马道街时遇到了他们,”耿女士说,最先发现这对祖孙俩的是来接她的丈夫,而她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拍了什么,回看照片的时候才发觉,这一场景令人触动。

耿女士说,她并不认识他们,也没有和他们聊天,不清楚他们的身份信息,但是这个孩子小小的举动让她觉得十分温暖。“人们往往感慨父母给孩子的关爱,却忽视了孩子对长辈的孝心。”随后,她把照片发到了朋友圈,之后被同事发到了微信公众号中。

 揭秘

  他们是谁?夫子庙小学三年级学生胡雨原和爷爷

他们是谁呢?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辗转了解到,后座打伞的这个小朋友,是夫子庙小学三(6)班的胡雨原,今年8周岁,前面载她的是爷爷胡永堃老先生。

原来,昨天下午,夫子庙小学校长冯爱冬,在微信群里转发了孩子撑伞的感人微信,三(6)班班主任叶绩一眼认出了骑车的正是班上小朋友胡雨原的爷爷。叶绩说,太熟悉胡爷爷了,因为每天都是胡爷爷来送胡雨原上学,真是风雨无阻。当时正好学校在开家长会,胡雨原的妈妈姜女士也在班上,叶老师给姜女士看了微信,姜女士才知道爷爷带着孙女回家的情景被别人拍照了。

孩子有点沮丧:我撑得不好,爷爷身上还是湿了

为什么会给爷爷打伞呢?昨晚在托管班教室外,胡雨原小朋友告诉记者,当时天下着雨,爷爷没有穿雨衣,只带了伞和她的雨衣。爷爷又要骑车,不方便打伞,于是自己就主动提出给爷爷撑伞。

晚上那么冷,还下雨,手冷吗、累吗?小姑娘搓搓小手,说还好,左手累了就换右手,右手要是也累了就两只手一起,因为很快就到家了,也不觉得很冷。不过自己还是太小了,手臂不够长,就这么举着,伞就太低了,挡住了爷爷的视线,要是努力往上伸,又太高了,雨还是淋到了爷爷。“爷爷袖子上和裤腿都湿了。”她显得有点沮丧。

胡雨原还告诉记者,以前一家五口住在老门东,后来爷爷奶奶搬到了江宁。不过爷爷还是会每天晚上来接她放学,住在老门东的家里,第二天早上送她上学,之后再回江宁照顾奶奶。“奶奶身体不好,爷爷要照顾我们两个,很辛苦。”胡雨原说,要是有一天爷爷老了走不动了,不能再骑车带我了,我就扶着他慢慢走。

  爷爷很自豪:小孙女是贴心懂事的小棉袄

昨天晚上7:30,爷爷胡永堃来到托管班,准备接胡雨原回江宁。老人家完全没想到自己和孙女会被人拍了发到网上,更没想到会这么火起来了。不过听到网上很多人夸孙女懂事,他笑得眯起了眼睛。

孩子的父母开了个小店,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三四点,没时间照顾孩子,接送孩子的担子就落到了老人肩上,不过他也乐在其中。 在老人看来,自家的孙女当然也是贴心懂事的小棉袄。胡雨原的书包超级重,胡大爷心疼孙女,想帮孙女拿,不过常常被拒绝,“她说她自己拿得动。”坐上自行车后,胡雨原还会帮他拉平背后皱起来的衣服。这些小细节,他都看在眼里。而在家里,孩子也会主动帮忙扫地、洗碗,虽然做得不是很好,但是心意很足。

  声音

  想让孩子懂得感恩,家庭教育最重要

这组照片之所以被这么多人点赞转发,是因为不少人觉得,这么小的孩子能做到这样真不简单,认为很多孩子不懂得感恩。而对于这一点,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说,感慨自家孩子不懂感恩的家长,先要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所犯的错误。

“父母在家中自己就要孝敬老人,也要告诉孩子好吃的给老人留一些,书包别让老人背。那么到了下雨天,孩子也自然会做出给老人打伞的举动。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

被这组图感动的时候

我们到底在感动什么?

  整理自微信公众号

  “南京生活研究小组”

再寻常不过的街头日常了,它凭什么就能“融化全南京城”?是不是太夸张了点。就像当时“美国街头爸爸为孩子撑伞,一群人看了男默女泪”时, 也不乏毒舌青年站出来吐嘈:这有什么!我们小时候不都是这样嘛,大惊小怪的。

马道街的普通一夜,寻常的放学一幕,每天都正常上演的场景,有什么值得“融化全南京”的呢?

大概就是那句:“我们小时候不都是这样”吧。每一次感动,都能投射到自己的身上。也许你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曾在长辈的庇护下无忧无虑。也许你已为人父母,联想到年幼的子女第一次关心你时那稚嫩而认真的表情。

这组图片虽然司空见惯,但这个瞬间,击中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亲情的传承。

简朴的自行车是最好的道具。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辆传承亲情的自行车。自打这些照片进入视线,我们看到的就不只是夜色风雨中的自行车:是我们小时候同样坐过的二八大杠。

我们看到的也并不只是匆匆蹬车的爸爸:是小时候同样觉得安全伟岸的爸爸骑车的背影;是爸爸蹬车前跟你说的那句“抓紧了啊”;是爸妈雨披下的小小世界。

我们看到的当然也不是后座上努力举着伞的小姑娘:看到的是小小的自己费力撑着把断了根钢丝的折叠伞,拦不住雨水顺着伞尖漏下,在爸爸的后背湿成一条线。

这些东西都是看到这张照片时一瞬间从脑子里冒出来的,不用细想,不用回忆。这股自己都没发现的情绪汇在脑子里,冒到嘴边,变成一句:“啊,我有点想家了。”

一张日常照片而已,哪来那么大能量让我们感动?无非就是触动了大家心头最嫩的一块肉——最有安全感的童年记忆。

返回顶部
手机站 海峡网
m.hx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