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科学家的手,怎么晒得比我们的还黑?比耕田的还粗?”每到田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的一双手,总会引发稻农们的好奇。
正是这双饱经风霜的手,选育出了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让无数中国人端牢了自己的饭碗。
现年80岁的谢华安出生于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挨饿的滋味挥之不去。当时,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仅125公斤。“饿怕了,对吃饱饭有着特殊的期待。”谢华安从小就立志,要让父老乡亲都能吃饱饭。
1972年,谢华安进入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当时全国正掀起杂交水稻协作攻关浪潮。作为三明南繁领导小组组长,他带队前往海南三亚,在那里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生涯。
“稻可三熟,菜满四地”的海南,是水稻育种的“天堂”,但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过琼州海峡,从晚上7点开始彻夜排队,第二天早上才能买到票。”谢华安还记得,当时福建南繁基地还没有自己的场所,十几个人只能挤在生产队的仓库里打通铺睡觉,夜夜与农机、柴油、农药、化肥为伴,空气里弥漫的都是肥料的味道。半夜,科研工作者们还要轮流在田间值守,打着手电筒赶老鼠,生怕来之不易的育种材料毁于鼠患。
到了水稻杂交授粉季节,稻叶又大又硬,边缘就像锯齿一样,在裸露的手和手臂上划开一道道口子,一不小心就是皮开肉绽。年复一年,谢华安的双手伤痕累累,又黑又糙,让干惯了农活儿的老农民都感到意外。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谢华安不辞辛苦地努力实现儿时的梦想。当时,全国稻瘟病频发,高温高湿的福建尤为如此。三明、南平等省内粮食产区,普遍因稻瘟病减产,个别地方甚至绝收。“在调研中,有的老农民指着农田无奈地说,放只鸡下去都吃不饱。”悯农之心,更加坚定了谢华安的科研定力,并决定将选育抗稻瘟病品种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恢复系主要由国外引进,不抗稻瘟病,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在福建和海南,谢华安首创稻瘟病重病区多点多代抗稻瘟病选育程序,终于在1980年选育出抗稻瘟病、强恢复力、高配合力的恢复系“明恢63”。“明恢63”被认为是中国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的优良种质和遗传贡献最大的亲本。1984年至2014年,由其配组的杂交水稻累计推广面积12.66亿亩。
其中,以“明恢63”为亲本选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汕优63”,丰产性高、适应范围广、品种优良、抗稻瘟病。该品种自1986年开始连续16年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累计推广近10亿亩,在世界稻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东南亚国家引入后被当地农民誉为“东方神稻”。
尽管年届八旬,但谢华安的科技为民征途从未止步,数十年如一日守望着那一亩亩稻田。继“汕优63”后,谢华安领衔的福建水稻育种团队,在超级稻育种、航天育种、优质稻育种、抗稻瘟病不育系选育、两系稻育种、超级再生稻育种和栽培等方面,屡创佳绩。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谢华安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生产之急所急,为生产之需而努力。在他看来,水稻育种工作要具备战略眼光,将水稻品种的丰产性、优质性、抗性、广适性综合在更高水平,不仅要让老百姓吃得饱,更要让老百姓吃得好、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