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网讯(洪伟)6月16日,素有白茶市场风向标之称的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茶福建公司)在福州宣布向品牌消费品模式转型升级,并于同日举行的中茶蝴蝶2024年全国经销商大会暨新品发布会上集中发布了“大师茶·牡丹王”等9个系列的16款产品,产品从大师茶牡丹王到自饮高性价比口粮茶,从七年陈白牡丹到五年陈老银针,从巧白金九年陈寿眉到蝴蝶甄选大份量,从便捷茶系列到伴手礼系列,在零售定价和产品定位上,覆盖现时趋势下的消费各场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
“创新蝶变 共赢未来”,中茶蝴蝶2024全国经销商大会暨新品发布会6月16日在福州举行
据悉,这是中茶福建公司自2013年回归国内市场引爆白茶消费行情以来,历次经销商大会发布产品最多的一次。那么素有中国白茶经营史书写者之称的中茶福建公司此举是否能再度引领茶叶市场消费新风尚?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飞致辞
“中茶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积极深化运营模式、营销模式的变革,让茶叶的芬芳传播到千家万户。”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飞在大会上进一步表达了中茶“创新蝶变”的力度与决心,他表示,2024年是中茶的高质量发展之年、深化改革之年,中茶公司会积极地拥抱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导向、以消费者为导向,做好人、货、场的梳理,把品牌产品和渠道营销的基本功打扎实。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危赛明妙解首款“大师茶·牡丹王”
“除了原有的金中茶系列、非遗系列以外,今年,中茶技术委员会还将牵头研发‘大师茶’系列产品。”拥有45年茶行业深耕经验的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危赛明在新品发布环节表示,中茶承载央企的责任与担当,传承老一辈专家、前辈积淀的工匠精神,不断“推陈出新”,为消费者研发出越来越多的更好、更健康、更具文化底蕴的茶产品。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东铭讲述中茶蝴蝶的“创新蝶变”之道
“为顺应行业消费趋势变化,当前,公司正全力推进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调整,加速向可持续、可复制的品牌消费品模式转型升级。”中茶福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东铭表示。2024年中茶福建公司及主导品牌中茶蝴蝶积极主动求变,重点打造中茶核心概念产品,实现高中低价位全覆盖,消费类产品全系列化,突显中茶厚积厚发的产品力和市场领导力。
“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价格管控、调整渠道结构、全面加大招商力度、创新经销模式等2024年中茶蝴蝶品牌业务重点举措,将加速推动中茶蝴蝶向品牌消费品公司转型升级。”在16日的中茶蝴蝶2024年全国经销商大会上,王东铭向与会的经销商们宣贯了上述“创新蝶变、共赢未来”的主题,并给予经销商伙伴们全方位帮助和扶持,为经销商创造更良性的经营环境。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杨志英认为中茶福建公司70多年来的发展步伐必将再度引发中茶蝴蝶新消费的“蝴蝶效应”
作为白茶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中茶福建公司的不断创新获得了行业的认可。与会的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杨志英对中茶蝴蝶向消费品牌转型升级表示了肯定。他指出,中茶福建公司始终以复兴福建白茶、振兴福州茉莉花茶为己任,历经七十多年的传承与创新,从最初的出口贸易公司发展为集生产、加工、研发、国内外贸易及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全链条专业化公司,为茶行业培养了一代代产、学、研、销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推动福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航员和主力军。
凝聚着大师匠心的“大师茶·牡丹王5615”,以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灵感,由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危赛明亲自研发,为大师匠心之作,获得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多款高品质匠心新品正式发布,引领白茶市场消费趋势
当天的新品发布会,首先以“大师茶·牡丹王(5165)”为引领,这是今年中茶“大师茶”系列中的首款产品,由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危赛明研制,其以宋代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灵感,基于高端、稀缺、独一、限量的研发理念满足市场消费的品质需求,对于白茶发烧友而言又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大师级牡丹王。其后多款经典系列新品更进一步点燃了活动现场,巧白金寿眉三年、五年、九年老白茶系列,巧白金2015年白牡丹精装版(5759),中茶75周年纪念版“八年老白茶”(51015),望海·观山·览云系列,“福香颂”系列升级版——七年老白茶(5182),“云行馥”系列之“有机白牡丹”(OWT5193),“蝴蝶甄选”系列,“蝴蝶香印”系列等总计9大系列16款产品,处处体现出中茶蝴蝶在产品、工艺、技术等各方面的创新优势。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东铭宣布“蝶变”举措
至2024年已创立运营75周年的中茶公司
有理由相信,“创新蝶变”的中茶蝴蝶,势必再度引发茶饮新消费时代的“蝴蝶效应”。